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浔州府志

浔州府志

七十六卷首一卷,清孙世昌修,光昭纂。孙世昌,字少兰,安徽桐城人,进士,道光元年(1821)任浔州知府。光昭,道光五年(1825)任浔阳书院主讲。浔州府志,明戴金修志之前已有,康熙七年(1668)张尔翮修之,三十七年(1698)郡守阿琳再修,雍正三年(1725)何文昉又曾续增。以上数种,皆已失传。乾隆二十一年(1756)知府胡南藩踵修,是现存最早的府志。道光元年(1821),孙世昌出任浔州,翻阅郡志,届此近七十年未修,故在任五年留心寻访,因以一人耳目,难以萃全郡之掌故,故分责郡属同僚,加意访录,载帙送核。时数年政通人和,山川风土,故迹可稽,政事文章具在,乃采摭旧闻,网罗放佚,编为郡志。《浔州府志》道光六年(1826)刻本。全书共七十六卷首一卷。志分首卷序言六篇、舆图八幅,各图均附图说,正文分为:卷一训典,卷二至卷四沿革表,卷五至卷八疆域,卷九至卷十二山川,卷十三至卷十七建置,卷十八民赋,卷十九至卷二十一学校,卷二十二至卷三十二职官表,卷三十三武职表,卷三十四至卷四十五选举表,卷四十六至卷五十三传略,卷五十四至卷六十六经政,卷六十七、卷六十八宦绩,卷六十九迁谪,卷七十至卷七十三艺文,卷七十四“峒蛮”,卷七十五至卷七十六综记,共十七门。此志考证精核,义例简当。前志所漏详之,如经政。前志冗者节之,如艺文。中间应入专门,应附入别门,繁简合宜,取材得当。其“峒蛮”一门,记载府境内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会状况。记载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的资料,散见于艺文、综记、“峒蛮”门类中。综记一门,合天时、人事、灾祥、瑞异、陈迹、新闻,补诸体未逮者。其综纪一(卷七十五),以编年体裁纵述浔州府自汉灵帝建宁三年(170)至嘉庆二十二年(1817)间大事,略古详今。

猜你喜欢

  • 说文引经例辨

    三卷。清雷浚(1814-1893)撰。雷浚字深之,一字广文,号寓楼,又号甘溪,江苏吴县人。通小学,精校雠,以刊书为业。著作尚有《说文外编》,叙刻顾广圻《说文辨疑》、刘禧延《说文碎金》及自著二种为《雷刻

  • 岛夷志略

    二卷。元汪大渊撰。大渊字焕章,江西南昌人。他“当冠年尝两附舶东、西洋,所遇辄采录其山川风土物产之诡异,居室饮食衣服之好尚,与夫贸易赉用之所宜,非其亲见不书,则信乎其可征也”。(张翥《〈岛夷志略〉序》)

  • 蕲水县志

    ①二十六卷,首一卷,清刘佑修,杨继经纂。刘佑,字云麓,直隶曲周(河北曲周)人,岁贡,顺治十三年任蕲水县知县,后升泰州知州。杨继经,字经易,一字传人,邑人。顺治五年(1648)举人,十二年进士,授大理寺

  • 紫佩轩诗稿

    二卷。清严昭华撰。严昭华,生卒年不详,字小云,浙江桐乡人,严锡康之妹,清代诗人。此书前有伯兄严锡康所写题词,书后有其侄严滨所写跋语,其女婿陈恩淑题写诗词四首。书末有“苏梓文阁刊版”字样。刊于光绪二十二

  • 诗本音

    十卷。《音学五书》之二,清顾炎武撰。是书以《毛诗》之音为主,他书为辅,考定《毛诗》音韵。《四库全书提要》云:“其书主陈第‘诗无叶韵’之说,不与吴棫《补》音争,而亦全不用棫之例。但即本经所用之音互相参考

  • 四书说

    ① 一卷。清庄存与(1719-1788)撰。存与字方耕,江苏常州人。清经学家,著有《春秋正辞》、《四书说》等。是书与朱子言理显相矛盾者,朱子推阐濂溪太极无极之义,存与则谓天为极,无极则无天;朱子谓性与

  • 冬青馆甲集

    六卷。《乙集》八卷。清张鉴(1768-1850)撰。张鉴,字春治,号秋水,浙江乌程(今吴兴)人。嘉庆九年(1804)副贡,官武义教谕。肆业诂经,于经史及地理、水利、乐律、步算六书、音韵、篆隶、金石,莫

  • 割圆连比例图解

    三卷。清董祐诚(1791-1823)撰。董祐诚字方立,江苏阳湖(今常州)人。少时工为数理舆地之学,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次年于京诚友人朱鸿处觅得张豸冠抄本“杜氏九术”(实为三术,后六术明安图所

  • 国朝著述未刊书目

    一卷。清郑文焯编。郑文焯(1856-1918),字俊臣,号小陂、权间、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属八旗汉军正白旗,光绪年间举人,官内阁中书。性喜藏书,自将搜集所得清人著述未刊稿本编为是目,又名

  • 圣学入门书

    无卷数。清陈瑚(生卒年不详)撰。陈瑚字言夏,号确庵,太仓(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贯通《五经》,务为实学,绝意仕进,从学者云集。著《求道录》等书。此书分为大学日程和小学日程二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