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汪氏兵学三书

汪氏兵学三书

三卷。清汪宗沂辑。汪宗沂字仲伊,号弢庐处士,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光绪间举进士,官山西知县,加五品卿衔。汪氏精通礼经,洞悉乐吕。一生著述甚丰,有《周易学统》、《尚书今古文辑佚》、《管乐元音谱》、《诗说》、《孟子释疑》、《三湘兵法》等。《汪氏兵学三书》又名《三家兵法》,乃为汪氏辑佚的三部古兵书汇本,即《太公兵法逸文》一卷、《武侯八阵兵法辑略》一卷、《卫公兵法辑本》二卷。(附《考证》一卷)三书原本久佚,读者不得观其略。汪氏博采众书,于类书、政书中钩玄出来,注明出处,间加按语,使人略知原书旧貌,又颇便查检,其功至巨。汪氏所辑《太公兵法逸文》实兼《六韬》、《金匮》、《阴谋》三书。其书材料大致有《说苑》引《太公兵法》、《皇览》、《意林》引《金匮》、《阴谋》。唐人书引《六韬》佚文,宋代类书《太平御览》等引文。《武侯八阵兵法辑略》一卷,所辑材料出《水经注》、《环宇记》等地理书,《北堂书抄》、《太平御览》、《玉海》等类书。此外,从史书《晋书》、李注《文选》、杜佑《通典》、杜牧《孙子注》中辑录出许多诸葛亮的八阵图资料。后附《用阵杂录》十四则,为运用阵法的资料,是从史书上辑录出来的。《卫公兵法辑本》二卷,分三篇,一将务兵谋,二部伍营阵,三攻守战具。主要材料来源为《通典》、杜牧《孙子注》、《御览》、《武经总要》、《武编》诸书所引。后附《考证》一卷,考证李靖其人其事。此书的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二十年(1894)刊本,又有二十一年桐庐袁昶《渐西村舍汇刊》本,《丛书集成初编》亦收录此三书逸文辑本。

猜你喜欢

  • 两汉解疑

    二卷,明唐顺之撰。唐顺之(1507-1560)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字应德。嘉靖八年(1529年)会试第一。唐顺之与总督胡宗宪合作抗击倭寇有功,升为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唐顺之精通天文、地理、兵法、数

  • 玉鸡苗馆丛书

    八种,二十五卷,附录三卷。清邹凌翰编。邹凌翰高安(今江西省高安县)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丛书所收八种为清赵执信《声调谱》三卷、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一卷、梁钟嵘《诗品》三卷、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二卷、

  • 皇明遗民传

    六卷。朝鲜人辑,具体名氏不详。前有目录及引用书目。据所引之书分析,该书为乾隆之后撰成。所收之人甚多。引用书目中,亦有朝鲜人所著,间有他书所不载者。察其前后,极似随手录。现有朝鲜传抄本、北京图书馆藏抄本

  • 江表二臣传

    一卷。撰者不详。江表二臣指史可法、黄得功。后附《淮域纪事》、《嘉定县乙酉纪事》、《浙江纪略》等。现存涵芬楼藏抄本。

  • 即墨志

    十卷。明许铤修,杜为栋纂。许铤字静峰,武清县人,进士出身,万历六年(1578)任即墨知县。任职期内,有政德,十一年(1583)升兵部主事。杜为栋,祥符县人,举人出身,万历六年任即墨县教谕,后升任陕西洛

  • 考订朱子世家

    一卷。清江永(详见《周礼疑义举要》)撰。本书考订朱熹家世。取朱熹年谱旧本重新删订,各附考证,则以婺源子孙承袭博士支派结束。后附天宁寺会讲辩一篇,专论《学会录》所载庆元二年(1196)朱熹赴新安天宁寺会

  • 孟子篇叙

    七卷。清姜兆翀撰。兆翀字孺山,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庆时举人。赵岐曾有《孟子篇叙》,兆翀是书仍用赵氏篇叙之名。首列孟子年表,更以七篇分叙。每篇中又各有叙,从上孟叙起,《梁惠王篇》记历说梁、齐、邹

  • 清异录

    二卷。宋陶谷(?-970)撰。陶谷字秀实,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本唐彦谦之孙,避晋讳,改陶氏。历仕晋、汉、周,入宋官户部尚书。此书为杂录,凡天文、地理、花木、饮食、器物等分为三十七门,共六百十八事

  • 勤斋集

    八卷。元萧(1241-1318)撰。字维斗。奉元(今属陕西)人。累官集贤学士,国子祭酒。《元史》本传称其:“制行甚高,真履实践。其教人必自小学始。为文辞立意精深,言近指远。”卒后诗文多佚。顺帝至正四年

  • 楚辞章句

    十六卷。东汉王逸(约89-158)撰。王逸,字叔师,南郡宣城(今湖北宣城)人,汉安帝元初(114-120)中举,为校书郎,《楚辞章句》约作于此时。汉顺帝时(126-144)官至侍中。著有赋、诔、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