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毛诗订诂

毛诗订诂

八卷。附录二卷。清顾栋高(1679-1759)撰。栋高字震沧,一字复初,晚年治《春秋》,又自号左畲。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康熙六年(1721年)进士,授内阁中书。乾隆十五年(1750),赐国子监司业、国子监祭酒等职,后以老辞归。生平究心经学,其穷经之功,以《春秋》为最,著有《春秋大事表》五十卷,《舆图》一卷,附录一卷,其治《春秋》,考证典核,引据博洽,议论精确。另著有《毛诗类释》二十一卷,《续编》三卷,《毛诗订诂》九卷,《尚书质疑》二卷、《陶人心语》五卷,以及《险要表》、《五礼表》等。《毛诗订诂》名曰“订诂”,订毛诗训诂传也。乾隆本序中说,毛诗因有郑玄注和孔颖达疏而为后世谈诗者遵为金科玉律,莫敢异议,直至北宋欧阳修、苏辙、王安石等互加校正,方有对毛诗敢说是非者。后朱熹又“独为集传”,“尽去小序,至使小序又废。”然毛郑之说亦有不妥处,朱熹之说亦有不当处,各家注疏亦有可取处,故虚心体验诗之本意,“非随人传会,亦不与人立异”,希望“针膏肓,砭废疾”,达到订正毛诗之目的。故此书虽以毛诗郑疏为底本,多遵毛郑,但亦取朱熹之说,于欧阳修、王柏、李光地等家之说,亦多采录,而于秦汉诸家之论,多不采录。因此后人有以为顾氏对秦汉之论有偏见者。有乾隆呈进本、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吴门书局本、江苏书局本。

猜你喜欢

  • 云间予谥诸臣传赞

    一卷。清陆秉笏(生卒年不详)撰。秉笏字长卿,号葵沾,上海人。乾隆六年(1741年)举人。乾隆间有诏,凡明末殉节诸臣及为流寇所逼而殉者,皆得分别予谥,并敕撰《胜朝殉节诸臣录》以记之。秉笏即抄录松江府属予

  • 太素脉秘诀

    二卷。旧题青城山人张太素(生卒年不详)撰,刘伯详(生卒年不详)注。张太素,大约唐代人(一说明人,不确),生平事迹不详,传为仙人。刘伯详,明代医官,事迹不详。此书又名《家传太素脉秘诀》,简称《太素脉诀》

  • 读楚辞

    一卷。附《楚辞人名考》一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晚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道光三十年(1850)殿试二甲,赐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 柳待制文集

    二十卷,《附录》一卷。元柳贯(1270-1342)撰。柳贯,字道传。浦江(今属浙江)人。累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世称柳待制。其文章原本经术,精湛闳肆,与黄溍齐名。早年著而不存其稿,年四十始集为

  • 汶阳端平诗隽

    四卷。宋周弼(1200-1257?)撰。周弼,字伯,汶阳(今山东汶上)人,周文璞之子,自幼博闻强记,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在浙东一带为官。嘉定十七年辞官而去,周游江湖。著有《端平诗隽》。此集为周

  • 转注假借意声事形释例

    三篇。清魏源(1794-1857)撰。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至高邮知州。著作尚有《圣武记》、《海国图志》、《诗古微》、《公羊古微》、《老子本义》等。是编本因撰辑《说文

  • 梅边乐府

    一卷。清孙景贤(生平详见《龙吟草甲乙集》)著。其旧友编修孙兆玮遵其嘱,将其手编的《梅边乐府》付梓,并为之作序。书中所收的词、曲清奇隽永,缠绵悱恻,如《调寄菩萨蛮·咏故宫白牡丹》:“年年花似雪,寒尽心头

  • 博雅

    《广雅》亦称《博雅》,详见“广雅”。

  • 松菊堂集

    二十四卷。明孙鏊(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孙鏊,字端峰,浙江余姚(今宁波)人。江西巡抚孙燧之孙。工部尚书孙升之子。官上林苑丞。是集凡二十四卷。其中诗二十卷,杂文四卷。其诗句清隽,不入前后七子之派。文

  • 钜野县志

    ①十卷。明吕鹏云、方时化修,吕封齐纂。吕鹏云号溟南,直隶东明县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任钜野知县,官至御史。方时化,歙县人,举人出身。天启初任钜野县知县。考钜野县志,创修于明嘉靖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