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卷。明郭惟贤撰。郭惟贤,福建晋江(今泉州)人。生卒年待考。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以忧归。起户部右侍郎,未上而卒。事迹具《明史》本传。此集为郭维贤官湖广巡抚时所编。前有万历二十二
三卷。凤应韶(一作凤韶)(1741-1811)撰。应韶字德隆,江苏江阴(今江阴县)人,清学者。岁贡生。所居滨江,教学授徒以为生,独守一经,七十一岁卒。除本书外,尚著有《五经辨证》、《读书琐记》、《仪礼
五卷。明李东阳(1447-1516)编。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南茶陵人。李东阳著有《东祀录》。此其官翰林时与同年进士及同游士大夫联句之作。东阳自为序,而丹徒知县江夏王溥刊行,侍读学士莆田吴希贤复辑题名
六卷。附《春秋大全字疑》一卷,《礼记大全字疑》一卷,清吴浩(详见《十三经义疑》)撰。此书因十三经注疏而作。明王鏊《震泽长语》称其时惟汀州版存,而汀州版亦不易见,所流传的只有万历中北监版及毛晋汲古阁版,
九卷。明朝贺登选撰。登选号澹余,江西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此书以三百八十四爻取象之义,杂引史事以证经。大概为仿照《诚斋易传》的体例,但深刻恰切却不如之。他以乾初
一卷。清顾成天(详见《离骚解》)撰。本书有顾氏康熙四十九年(1710)春日自序,同学周彝康熙五十三-五十四年(1714-1715)序及同学黄之隽康熙五十二年(1713)序。此书收《九歌》并为九篇,即二
三卷。清宋宗元撰。宗元字悫庭,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分十部隶字,凡一字数音者,皆就其读音之异而诠释其义。宗元此书盖在辨正文字之音义,书中所辑之字,以兼韵字为主,随韵注明某字某韵某义,并引经史注释为证。
七卷。清张瑛(1823-1901)撰。张瑛字纯卿,又字仁卿,号退斋。江苏常熟人。诸生,官至青浦县训导。少时学古文,成绩名列前茅,中年后迁居金陵书局,研究湘乡论文宗旨,晚年删除浮藻,益臻谨严。著有《国朝
二卷。清李汝霖纂修。李汝霖字雨人,河北永年县人,咸丰十年(1860)进士,以主事用,签分户部山东司行走,同治九年(1870)改就外任,加同知衔,十三年(1874)选授襄垣知县。光绪初年李汝霖莅任,开始
一卷。元郭翼(?-1364)撰。郭翼字羲仲,自号东郭生,又称迁善先生,昆山(今江苏昆山)人。以东郭先生故事名其斋曰“雪履斋”。曾献策张士诚不用,归耕娄上。后得训导官,偃蹇而终。朱珪《名迹录》载,苏州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