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殷墟书契前编

殷墟书契前编

八卷。清罗振玉编著。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他搜集整理的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资料,均有专集刊行。流传较广的有《殷墟书契》、《三代吉金文存》等。《殷墟书契》所收甲骨,大多数为罗氏自藏。其中有一百一十三片为日本三井氏听冰阁所藏实物拓本,有十五片为刘铁云所藏,已见于《铁云藏龟》中。罗氏原将甲骨拓本分为二十卷,1911年(清宣统三年)《国学丛刊》只刊出其中三卷,载甲骨拓本二百九十二片,现这种版本流传甚少。现在流行的是1913年编的八卷本,影印、线装,八卷四册,共收甲骨拓本二千二百二十九片,前附编者自序,谈及搜集整理甲骨之经过。1932年的版本是重印1913年的八卷本。但重印本因修整拓本,使不少拓本失去原物的边缘,同时,有些甲骨的编号在重印本中有所改变,这是重印本与1913年本的差异。此外,还有1970年台湾艺文印书馆的重印本。《殷墟书契》前编八卷本印刷工致,拓本清晰。书中所收甲骨的时代,各期均有,但以第一、五期为多。卜辞的内容十分丰富,为研究殷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猜你喜欢

  • 四书说略

    四卷。清王筠撰。王筠字菉友,山东安邱(今山东安丘)人。官山东宁乡知县。是书《大学》一卷、《论语》一卷、《中庸》一卷、《孟子》一卷。前有自序,言“当年所读先儒之说遗忘殆尽,独存一己之私见。即其不背朱注者

  • 节孝集

    三十卷。《附录》一卷。宋徐积(1028-1103)撰。徐积,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徐积事父母至孝,三岁父死,因父名石,终生不用石器,路遇石,避而不践。母亡,守墓三

  • 春秋列国表

    不分卷。清马骕(详见《左传事纬》)撰。马骤精通《春秋左氏传》,著有《左传事纬》十二卷、《绎史》一百六十卷、《春秋二十国年表》等。其中《春秋二十国年表》上起鲁隐公,下至获麟,将春秋时大小二十国的史事按年

  • 静芳亭摘稿

    八卷。明陈洪谟(约1506前后在世)撰。陈洪谟,字宗禹,武陵(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弘治中登进士第,累擢云南按察使,兵部侍郎。著有《静芳亭摘稿》、《治世余闻》。陈洪谟致仕后移居高吾山下,筑亭山中,

  • 大隐楼集

    十六卷。明方逢时(约1556前后在世)撰。方逢时,字行之,一字兆行,号金湖。湖北嘉鱼人,生卒年未详。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除江苏宜兴知县,征收户部主事,改工部、历员外郎中,出为宁国知府,迁广东副

  • 周易三极图贯

    八卷。清冯道立撰。冯道立字务堂。东台人。咸丰元年(1851)举学廉方正。还著有《淮扬水利图说》。此书所说三极,即天极、地极、人极。作者想用图式方法阐明周易实是贯通天、地、人、万事万物的规律,因此凡是过

  • 全史日至源流

    三十二卷。清许伯政(生卒年不详)撰。许伯政字惠棠,一字石云,巴陵(今湖南岳阳)人。乾隆进士。著有《易深》、《诗深》、《春秋深》等。是编主旨在于稽考经史传注中的至朔气闰是否符合实际天象并纠正记载中的误失

  • 开元录

    见《开元释教录》。

  • 友声集

    七卷。清赖鲲升撰。赖鲲升,字沧峤,会昌(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事迹均不详。著《友声集》。其父赖方勃与弟赖方度辟“霞绮园”,读书其中,一时多为题咏,后鲲升兄弟复读书园中,辑投赠之作为《友声集》。是集凡七卷

  • 睫腤诗钞

    十卷。清斐景福(约1899前后在世)撰。斐景福,字伯谦,安徽霍邱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广东南海县知县。光绪二十年(1894)后,每遇兴革要政,景福之言举足轻重。因为同官所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