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陂余话
见《殴陂渔话》。
见《殴陂渔话》。
四十卷。清吴承潞修,叶裕仁等纂。吴承潞,曾任太仓知州。叶裕仁,邑人。光绪二年,太仓知州吴承潞设立志局,延聘名流,据《嘉庆志》为底本,参考前志,并搜罗里志之可摘者,重纂太仓直隶州新志。后因嘉定、宝山、崇
五卷。清张景阳(生卒年不详)撰,张景阳字梦协,号春台,广东英德人。咸丰十一年(1861)优贡,官增城训导。张景阳胸罗全史,心潜群经,上下五千年,纵横一万里。故其论诗穷源追委,功夫甚大。是《诗钞》分《杂
十卷。明陈炜(1430-1484)撰。陈炜,字文曜,号耻庵,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成化初选监察御史。历江西按察史、右布政使,转浙江左布政使,未任卒。炜在官多平反疑狱,为民
不分卷。清安吉(生卒年不详)撰。安吉字古琴,无锡(今属江苏)人。乾隆举人,闭门穷经,专攻音学,认为韵有古今,叶韵说是错误的。著有《六书韵征》、《夏时考》、《十二山人文稿》等。此书为按韵编次《说文》谐声
十四卷。清王峻(1694-1751年)撰。王峻,字次山,号艮斋,常熟(今江苏常熟)人。王峻少敏慧,受业于陈祖范,雍正二年(1724)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云南乡试正考官,补江西道监察御
十一种,六十四卷。清刘承干编。刘承干,生卒年及事迹不详。编者认为清中叶以后,学术方面扬汉学而抑宋学,故虽考据之学大盛,仍不免有世风日颓的征兆,有感于此,于是以劝世为宗旨,编此丛书,多收有关理学的著作。
二卷。明唐龙(1477~1545)撰。唐龙,字虞佐,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县)人,明正德年间(1506~1521)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为官有德名,著有《易经大旨》等。《群忠录》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征伐陈友谅时
十八卷。清丁昌遂(生卒年不详)撰。丁昌遂字秀崖。此书成于康熙四十九年。其内容为广泛采录旧有的文章,櫽括文章的大略而分类编次。书的凡例谓制艺一道,固发自性灵,间亦取证于古典。
不分卷。清张燕昌撰。张燕昌(约1769-1839),字苞堂,又字仲鱼。浙江海盐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优贡,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书以五音分册。首有王杰、朱琰、杭世骏等人序言及钱大昕、魏
十卷。清费锡璜、沈用济(约1671年在世)二人合撰。费锡璜字滋衡,吴江(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熟古乐府,平生豪放不羁,有《掣鲸堂诗集》、《汉诗总说》。沈用济,字方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以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