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李虚中命书

李虚中命书

三卷。旧本题鬼谷子撰。唐李虚中(762-813)注。李虚中,字常容,魏侍中李冲八世孙。进士及第,元和中官至殿中侍御史。翰愈曾为作墓志铭,见于《昌黎文集》,墓志铭说:“最深五行书,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所直日辰支干相生胜衰死王相斟酌,推人寿夭贵贱利不利,辄先处其年时,百不失一二。”后世星命之学者,皆以李虚中为祖。韩愈虽称其汪洋奥美,万端千绪,但未言所著之书。《唐书·艺文志》也不载此书之名。至宋志始有《李虚中命书格局》二卷,郑樵《艺文略》则作《李虚中命术》一卷、《命书补遗》一卷。晁公武《读书志》又作《李虚中命书》三卷。《焦氏经籍志》于《命书》三卷外,又有《命书补遗》一卷。以上各种名目卷数皆参差不合,世间传本久绝,无以考证其异同。唯《永乐大典》所收尚多完具,卷帙前后亦颇有次第。《四库全书》著录时即依《永乐大典》本,按晁公武所列目厘为三卷。书前有李虚中自序一篇,称司马季主于壶山之阳遇鬼谷子,出逸文九篇,论幽微之理,虚中为掇拾诸家注释成集云云。近人余嘉锡认为并非李虚中注鬼谷子书,而是李虚中自著。他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指出其理由:诸书著录时皆名《李虚中命书》而不名《鬼谷子命书》,晁公武《读书志》则明言“李虚中撰”,而不是鬼谷子撰。至于书前《自序》,乃是后来术士所伪托,因为所谓“逸文九篇”,书中根本没有九篇。关于此书的卷数,余嘉锡认为:三卷中李虚中原书只二卷,另一卷是后人所作的《命书补遗》。此三卷本的卷上,首论六十甲子,凡六十一条,注以为是鬼谷子之说,然其文词鄙俚,与中、下二卷迥异。实际上,这一卷就是后人的《命书补遗》,而不知何以为“卷上”,本末倒置。《永乐大典》收之亦误。对于书中所论命术,后世皆以为李虚中只用生年、月、日而未及“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持此观点,以为书中前半未论时,与韩愈所作墓志相合,而后半多称四柱,其说始于宋时,与前文相谬。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认为后面四柱本属李虚中之文,李虚中命术也本有“时”的因素,认为韩愈所谓的“日辰”即是指时。同时还有两个有力的证据,一是朱松《韦斋集》卷十《送日者苏君序》说:“推步人生时之所值,占其贵贱寿夭,自周以来有之矣,至唐殿中侍御史李虚中,始以造诣精奥之思尽发其秘。”二是洪适《盘洲集》卷三十五《送王秀才序》说:“唐李虚中始以人之初生岁、月、日、时,推其十母十二子相生相克,以逆知人之耆折、贵贱、休咎。”可见余嘉锡所言有理。有《墨海金壶》本、守山阁刊本、《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猜你喜欢

  • 历代吟谱

    五卷。宋蔡传(1066-卒年不详)撰。蔡传字永翁,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之孙。此集上始于汉,下迄于唐,取历代诗人,分别简述其事迹,并常附以佳句。如书中记:“谢灵运文章之类与顾延之为江左第一,每有一篇

  • 济众新编

    八卷。朝鲜康命吉(生卒年不详)撰。康命吉,朝鲜太医,曾任崇禄大夫行知中枢府事。此书以朝鲜许浚《宝鉴》为蓝本,删其繁冗重复之语,补其缺漏未备之方,重行编次而成。书中引用医籍二十一种,有《灵枢经》、《医学

  • 读书记数略

    五十四卷。清官梦仁(生卒年不详)撰。宫梦仁字定山,泰州(今江苏扬州)人。康熙年间进士。官至福建巡抚。康熙四十六年,清康熙帝南巡,正赶上宫梦仁罢官乡里,以此书奏呈御览。御旨刊行,贮于内府。本书分天、地、

  • 时令汇纪

    十六卷。余日事文,四卷。朱濂撰。朱濂,生平不详,清前期人。其先以《艺文类聚》之体,采录四时十二月事实、诗赋,汇辑成书。后以其书只分节候而无日次,又另成四卷,名以《余日事文》,每月三十日皆采录事实、诗赋

  • 石室秘钞

    五卷。明魏文焲(约1556前后在世)撰。魏文焲,字德章,福建侯官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广西按察使。著有《石室秘抄》。是集为魏文焲诗文集。凡五卷。初刊于万历十四年(1586)

  • 红豆村人诗稿

    十四卷。清袁树撰。袁树字豆村,号香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袁树为袁鸿之子,袁枚堂弟。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广东肇庆知府。袁树继承家学,专主性灵,作诗尤工香奁一体。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三认为

  • 铁琴铜剑楼书影

    四卷。《铁琴铜剑楼宋金元书》影识语 四卷。清瞿启甲编。瞿启甲(1873-1940),字良士,江苏常熟人,铁琴铜剑楼第四代主人。自幼受家学薰陶,藏书甚勤,曾兴建常熟县公立图书馆。书影共收录宋金元刊本二百

  • 仪礼析疑

    十七卷。清方苞撰。方苞生平详见《周官集注》。方苞《三礼》之学,《周礼》较深,晚年自称“治《仪礼》十一次,用力良勤。《仪礼析疑》旨在举出《仪礼》可疑者录出经文而详辨之,对无疑者则不录经文。发明处不少,如

  • 经典释文附录

    三卷。陈昌齐(?-1820)撰。陈昌齐字宾臣、海楼,广东海康人,清经学家。据《清史稿·陈昌齐传》记载:“乾隆三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中允。大学士和珅欲罗致之,昌齐以非掌院,无晋谒礼,不往。

  • 稽古篇

    五十五卷。明郭之奇撰。郭之奇,揭阳人,崇祯戊辰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明亡后,曾在南明永历政权供职,历詹事府,礼部右侍郎,武英殿大学士。是书主要记述远古至秦代历史。以各代君臣分为表、传。夏以前则全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