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曲江集

曲江集

二十卷。唐张九龄(678-740)撰。张九龄名又作张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广东韶关)人,景龙进士,诗人,政治家,官至唐大臣。为官廉洁,且风度潇洒,对事敏感,他不避权要,直言上书,劝姚崇应该用人唯贤而不以私情。其诗除少量应制之作外,尽为五言。其五古多兴寄之作,诗风朴质遒劲,善于抒情,情意深长,韵味隽永。在开元诗坛影响很大。沈德潜在《唐诗别裁》(卷一)中评张九龄的诗云:“唐初五言古诗渐趋于律,风格未进,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继续诗品乃醇。”王维把他看作哲人典范。僧皎然评其诗曰:“诗歌据上游”(《唐诗纪事》卷一五)。明人胡震亨明确提出:“张子寿首创清淡之派。”《曲江集》全称《曲江张先生文集》,是一部相当丰富、完整的诗文集。其中诗、赋共五卷,敕、书十一卷,碑、铭四卷,诗二百一十三首,赋六篇。张九龄的诗多发自胸臆,情意真切,没有雕饰,这与唐代早期李峤、沈、宋的诗风大不相同,可是他的清新的诗风,最初未被人所赏识,如张说虽着重文才,却指责张九龄文章缺少富艳的藻饰。这正是张九龄高出诸人之处。“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唐音癸签》卷九)明人胡震亨对张九龄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影响给予了确切的评价。有明万历十二年(1584)《唐丞相曲江张先生文集》十二卷本,附录一卷,清雍正十年(1732)张世纲校刊十二卷本,附伪托张九龄著《千秋金鉴录》五卷和附录一卷。

猜你喜欢

  • 易学一得录

    四卷。清胡泽漳撰。胡泽漳字少珊,湖南益阳人。此书以笔记体例,将自己学易的心得条而记之。其中第一卷辨河图洛书、邵子所传先天图、后天图、六十四卦方图。第二卷论伏羲六十四卦圆图义例,以圆图中方图移易之气机、

  • 澄海县志

    二十六卷首一卷。清李书吉、王恺修,蔡继绅纂。李书吉,江苏常熟人,举人,以孝廉作宰,通诗书。旧志始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县令王嘉忠修,邑人王天性纂,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三度重修。县令李书吉虑

  • 魏略西戎传地理考证

    一卷。清丁谦撰。丁谦(1843-1919),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字益甫。同治时举人。清光绪七年(1881年)任汤溪县教谕,不久又改任象山县教谕。在中法战争期间,因为倡办团练且加强海防有功,受到五品

  • 绣余续草

    五卷。清归懋仪撰。归懋仪,生卒年不详,字佩珊,江苏常熟人,巡道归朝煦之女,上海李学璜之妻,清代文学家。自幼喜吟咏,工诗词,诗画书法并称三绝。诗名遍及江浙间。诗人宋咸熙称赞曰:“近时闺阁中无此才也。”王

  • 江南闻见录

    一卷。(明末清初)不著撰人。此书逐日记顺治二年(1645)南京迎降前后二十日间事。首记弘光帝潜行出城,不知所往,城中混乱,马士英出逃,赵城忻迎降,献太子于豫王多铎,又记寻到弘光,豫王设宴,嘲笑之语。书

  • 四书正体校定字音

    无名氏撰。是书卷首有道光壬午闰三月榕荫堂主人宜亭氏序,是书为其所刊。序称“持节吴下,来典尚衣,公条无理,率以课子为事。适友人汪君节安有家藏《四书正体校定字音》一书,逐字音切,无复无遗。且笔墨悉照《洪武

  • 何氏公羊解诂三十论

    三卷。清廖平(详见《四益易说》)撰。他在写了《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后,想改注《春秋公羊传》。他认为,清代学者刘逢禄《公羊春秋何氏解诂笺》所言多为小节,而且间或引据其他二传以乱何休之义。因此他综括何休《

  • 嘉善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江峰青修,顾福仁纂。江峰青,赐进士出身,花翎选用知府,曾任嘉善县知县。顾福仁,同知衔拣选知县,咸丰九年(1859)科举人。《嘉善县志》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全书三十卷首一卷,首

  • 玉函山房目耕帖

    三十一卷。清马国翰撰。凡《易》六卷,《书》六卷,《诗》十卷,《周礼》九卷。据《纫香草堂遗集序》,谓《仪礼》、《礼记》、《春秋三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等都有初稿。此刊本却没有,想已

  • 徂徕石先生文集

    二十卷。末一卷。宋石介(1005-1045)撰。石介字守道,一字公操,号徂徕先生,兖州奉苻(今山东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太子中允。官至山东郓城观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好学深思,身居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