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集传辨异

春秋集传辨异

十二卷。清赵培桂撰。培桂字月亭,汉南(今湖北宜城)人。咸丰初出知武安县事,后补汝州州同,不久调陈留。公务之余,潜心经学,专力著述。该书前有同治六年(1867)作者自序,知书始作于咸丰五年(1855),至同治六年丁卯(1867)才排类成帙。该书按《春秋》十二公顺序,每公为一卷。编首列《凡例》、《春秋三传辑说》、《王朝列国兴废说》、《春秋提要》,不入卷次。大旨在于合三传为一编,而删去《公羊》、《穀梁》二传中的设问之辞,及彼此重复之处。经文基本上依据《左氏春秋》,而将公羊、穀梁二家的异文附注于下面。凡是三传解经词意不相抵牾的,都进行纂合;有难于兼收的,就分别采录。各句之下,或取《左传》,或取《公羊》《穀梁》二传,都一一标明出处。又对补经补传、无经补传、无传补经都分别标注,以资识别。三传解经词意有不同的,则在集传之下加以辨正。书眉之上,罗列名物训诂。该书对三传异同的辨正往往中理。但三传本来各有家法,该书强求牵合,融为一体,不免有抵牾失当之处。该书有清同治六年(1867)刊本。

猜你喜欢

  • 妙法莲华经玄义

    二十卷。唐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妙法莲华经玄义》亦称《法华经玄义》略称《法华玄义》这是天台宋评释《妙法莲华经》题名的主要著述为天台三大部之一。是由智口授,弟子灌顶随听随记整

  • 续修历城县志

    五十四卷。清毛承霖、赵文运纂修。毛承霖字雅云,邑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官湖北同知,保升道员。赵文运,邑人。此志乃民国八年(1919)开局兴修,历七年余,遂成志书。此时毛承霖已故。《续修历城县

  • 易经观玩篇

    无卷数。清朱宗洛撰。朱宗洛字绍川,无锡(今属江苏)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官任天镇县知县。此编凡例说用的是费直本,但其书每卦画六爻于前,而将初九、九二等字写在爻画之中。右列爻辞,左列小象,而

  • 新建县志

    ①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周宪修,赵日逸等纂。杨周宪,字觉山,河北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康熙十九年(1680)任新建知县,同年即创刻此志并刊印。全书三十卷,首一卷,末

  • 神农本草经 赞月令七十二候赞

    《神农本草经赞》三卷,《月令七十二候赞》一卷。清叶志诜(生卒年不详)撰。叶志诜字东卿,湖北汉阳人。官至兵部郎中。博学好古,为金石专家,收藏颇丰。其子名琛,官至两广总督。叶氏重视养生、针灸之术。著有《观

  • 清丰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杨燝修纂。杨燝,浙江平湖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十二年(1673)任知县。杨燝来任翌年,时逢奉檄修志,与教谕刘璸、学生八人采集补辑,两月草稿成,杨燝亲手校定,三易其稿,十五年(1

  • 周易经史汇纂

    四卷。清查彬撰。查彬字伯野。大兴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至信阳州知州。此书为作者所著《湘芗漫录》的第一种。据费庚吉序,言此书“以经为经,以史为纬,援据精而简择当。”但观其全书却并非如此。如他解

  • 禹贡拣注

    二卷。清萧光远撰。萧光远字吉堂,遵义(今属贵州省)人。本书上卷为《山水汇钞》,下卷为《各州总论》,大抵以胡渭的《禹贡锥指》为主,同时参考《水经注》和马俊良所绘的《锥指》四十八图,拣择旧注,推阐确解,订

  • 通书问

    一卷。元何中(见《通鉴纲目测海》)撰。朱熹曾谓周敦颐《通书》乃发明《太极图说》之义,故注《通书》者皆比附于太极阴阳五行。何中认为,二书各自为义,不必字字牵合。故作此书以辨之。前有自序,谓“自天地以来,

  • 古今画鉴

    见《画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