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氏传时月日古例考

春秋左氏传时月日古例考

一卷。刘师培撰。此书专门解释《左传》纪时、纪月和纪日的褒贬义例,分二十五项:(1)元年例,(2)春正月书王例,(3)春正月不书王例,(4)空书时月及时月不具例,(5)晦朔例,(6)闰月例,(7)月例,(8)盟例,(9)会遇例,(10)崩薨例,(11)葬例,(12)杀例,(13)出奔及归入纳例,(14)侵伐袭例,(15)战例,(16)灭入取例,(17)朝觐例,(18)迁至例,(19)内外逆女例,(20)执杀例,(21)城筑新作例,(22)郊雩烝尝例,(23)搜狩例,(24)日食例,(25)内外灾变例。刘师培在自序中说,《春秋》经书月日,详略不同,都关系到孔子的笔削,所谓辨同异而别是非,都在这上面体现出来。而汉儒关于《左传》义例的遗说大多湮没不没,因此他先搜罗汉儒有关《左传》时、日、月义例的遗说,略加诠释,除引用刘歆、贾逵、颍容的观点外,也兼及服虔之说。刘师培此书对汉儒以义例说《左传》的观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和阐发,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该书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民国二十五年宁武南氏排印本》。

猜你喜欢

  • 诸子品节

    五十卷。明陈深(详见《周礼训隽》条)撰。此书杂钞诸子,分内品、外品、小品。内品为《老子》、《庄子》、《荀子》、《商子》、《鬼谷子》、《管子》、《韩非子》、《墨子》。外品为《宴子》、《子华子》、《孔丛子

  • 尚书说要

    五卷。明吕楠(详《周易说翼》)撰。《尚书说要》一书,为吕楠与其门人论说《书经》之语,其后编次成帙。是书之说,大多采自前人,与蔡沈传注时有不同,并间出己意。其中亦难免臆度无据之辞。有明抄本,今藏上海图书

  • 叙古颂

    二卷。元钱天祐撰。钱天祐之履籍不详。其书前有延祐五年(1318)三月献皇太子进表。进表谓采摭经史成言,并仿效荀卿成相之体。凡帝王之道,起自唐虞,讫于有宋。共有八十六章,一章二十四字。并且于文章之后引述

  • 缠子

    一卷。旧本题周缠子(生卒年不详)撰。缠子,不详何人。班固《汉书》、《隋书·经籍志》均未著录该书,唐宋之间,始见征引。由于其书有董无心论难之语,往往又称《董缠子》,盖附见于《董子》书中,非有专书。清人马

  • 尚书古文疏证辨正

    一卷。清皮锡瑞撰。皮锡瑞也是攻东晋伪《古文尚书》的,只是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有不少疏谬之处,皮氏恐为反戈者作为攻击的借口,故作“辨正”来完善阎氏之说。卷首有“自序”。皮锡瑞认为,阎若璩不了解汉代古

  • 妮古录

    四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此书体例仿赵希鹄《洞天清录》和周密《云烟过眼录》而作。书首自序中称:“予寡嗜,顾性独嗜法书名画,及三代秦汉彝器瑗璧之属,以为极乐国在是。然得之于目而贮之心,每

  • 满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一卷。姚秦三藏法师等译。因梵名以满洲字传书,故名之《满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竺乾梵本汉译者共有六种:同名的有三本,即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本,元魏三藏菩萨提留支译本和陈天竺三藏法师真谛译本。其它三本是

  • 读异书

    四种,五卷。不著编辑者姓名。所收四种为《随园琐记》一卷、《惊喜集》一卷、《香钦楼宾谈》一卷、《妒律》一卷附《闺律》一卷。《随园琐记》为清袁祖志所辑,记随园遗事。《惊喜集》、《香钦楼宾谈》则为杂记异闻及

  • 侍讲日记

    见《吕氏杂记》

  • 周礼复古编

    一卷。宋俞庭椿撰。俞庭椿生卒年不详,字寿翁,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新淦令,师事陆九渊,夙有大志,博通经术,治学不受先儒经传疏释之缚,抒发己见。除著有《周礼复古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