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论正误

新论正误

一卷。清陈昌齐撰。(见《楚辞辨韵》)。刘子新论》一书。本杂集晚周两汉诸子而成,其书虽讹误百出,然可借他书以勘正。昌齐校书较多,所校精善的,有十分之九。《专学》篇,“笙滑之也”;《惜时》篇,“今人退不知臭腐荣华,划绝嗜欲。”各本“滑”误为“猾”,而“退不知”三字,尤讹错不可究诘,唯近印旧合字本,尚未错乱,昌齐所校正,与旧合字本相同,此可以见其精密矣。校语简质,虽不言其本,然可以推证。如“虚心触己,改心为舟,”则本于《庄子》。“自碎其掌改”“碎”为“焠”,则本于《荀子》。“其母呼敺敺喻吏”,衍一“敺”字,则本于《尹文子》。并非意必之言,盖与王念孙《读书杂志》繁征博引略有不同。唯《去情》篇,“身肤强饭,而蒙饱者不以为惠。”昌齐谓“肤”当作“虏”。考《淮南子》《缪称》篇“取庸而强饭之,莫之爱也。”刘子所本,则身肤当取庸之误,不得改“肤”为“虏”也。《风俗》篇,“是越之风好勇”,是越为楚越之误。本书《辩乐》篇,“楚越之俗好勇”,可为确证。昌齐改“是越”为“吴越”,则误矣。

猜你喜欢

  • 空山堂春秋传

    十二卷。清牛运震(详见《空山堂易传》)撰。此书讲论《春秋》经义不信《左传》、《公羊》、《穀梁》之说,作者对“三传”的驳诘随处可见,其风格颇近宋刘敞、孙复二家。由于运震博涉群书、淹通经义,其学识足以济辩

  • 宏正诗钞

    十卷。未著编辑者名氏。卷首有曹忭序称:二山杨君工于诗,所选弘治、正德间诗抄,正如淘沙见金,非具大金刚目力者不能等等。此外,无从得知杨二山何许人。书中收录有李梦阳、何景明、康海、薛蕙、徐祯卿、郑继之、王

  • 福州府志

    七十六卷,首一卷。清徐景熹修,鲁曾煜等纂。徐景熹,字朴斋,钱塘(今杭州)人,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乾隆十四年(1749)任福州府知府。鲁曾煜,会稽(今绍兴县)人,翰林院庶吉士。考福郡,郡志自东晋太元

  • 续春秋左氏经传义略

    一卷。陈王元规撰,清马国翰辑。王元规字正范,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少从沈文阿受业,年十八通《春秋左氏传》、《孝经》、《论语》、《丧服》。梁中大通元年诏策《春秋》,举高第,当时名儒咸称赏之。陈天嘉中

  • 读尚书日记

    一卷。清余宏淦撰。余宏淦为江苏昆山人,诸生。此书稽考古义,颇有所获,偶尔还考订江声、孙星衍、王鸣盛、段玉裁、王引之、朱彬、冯登府等人的一些错误。比如“敬授人时”的“人”字,余宏淦认为不一定是卫包所改;

  • 春秋左传详节句解

    见《春秋左传句解》。

  • 浦城宋元明儒遗书

    见《浦城遗书》。

  • 四书证义笔记合编

    不分卷。明钱大复(生卒年不详)撰。大复字肇阳,江苏太仓人。官山东蓬莱县知事,大学士钱龙锡之父。大复先有《四书证义》,后在蓬莱与诸生论性,解官后,答问诸生,各若干条,别为笔记。其子龙锡合为一编。首有邹元

  • 类证活人书

    二十二卷。宋朱肱(生卒年不详)撰。朱肱,字翼中(一作亦中),自号无求子,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进士,初官奉议郎,故后人多称朱奉议。朱肱精研《伤寒论》数十年,于大观元年(110

  • 养老奉亲书

    一卷。宋陈直(生卒年不详)撰。陈直,元丰中(1078-1085)曾为泰州兴化(今属江苏)县令,故世人又称陈今尹。此书《宋史·艺文志》及《文献通考》皆作《奉亲养老书》,《四库全书》在《寿亲养老新书》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