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修怀庆府志

新修怀庆府志

三十二卷,首一卷,图经一卷,清唐侍陛修,洪亮吉等纂。唐侍陛,江苏甘泉(今江苏江都县)人,荫生,乾隆五十一年(1786)任分守彰卫怀三府地方兼管河北河务水利兵备道。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与戴震、孙星衍等同属方志地理派。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及第,后督贵州学政,任满还京,入直上书房,教授皇曾孙奕纯读书。嘉庆四年(1799)上书言事被遣戍新疆伊犁。次年遇赦回籍,历主本邑泽州书院、扬州梅花书院。唐侍陛来任,索三府志书阅之,或数十年或近百年未修,征巡抚毕沅同意,并与三知府约为重修。其后彰德、卫辉相继纂成,怀庆知府布颜以膺荐入京,未暇及。五十四年(1789)春,唐侍陛与武陟县令卢又绅置局,王瑜、洪亮吉、陈燮、江大键等分辑之,将及成书,又得前知府沈荣昌稿本参互考订,适逢杜琮来任知府,参与其事,翌年夏书成。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印。书前有唐侍陛序,明正德、清顺治、康熙志序。十四门,领目若干,为:圣制、图经卷首,沿革,星野,舆地,建置,河渠,田赋,学校,兵防,职官,选举,人物,金石,艺文,杂记附原序。此志以沿革、地理、水利三者着力最甚。河渠为本府首要,故又分河防、堤工、水利三目记述。河防、堤工专记黄河,自晋以来迄于乾隆二十七年,在本境的决溢、修浚、波及其他县境、有关上谕与奏疏等,十分详尽。水利目记述水道的源流,修举先后,灌溉的区县,同时附以有关碑记、文献,绳贯条析,全面记载。还将有关本府史实资料除黄河入河渠门外,统汇入丛谈,保存了一方文献。该志考证精详,取材严谨,搜集宏博,为方志中的善本,流传很广。

猜你喜欢

  • 方山文录

    二十二卷。明薛应旂(约1550前后在世)撰。薛应旂生平详见《四书人物考》(辞目)。是集凡二十二卷。乃应旂自行编定。应旂初宗姚江学派,又入河东学派,以良知为主。大体出入朱熹、陆九渊之间。集中论学瑕瑜互见

  • 论语解义

    二十卷。清凌鸣喈撰。鸣喈有《尚书考疑》已著录。是书排斥杂说,是为激烈。对两汉儒生的恪守师说大加赞同。而对宋代理学,尤其是《四书集注》大加贬斥,认为其侮圣毁贤。四书中多用汉注,参考皇疏。有先下己意再以旧

  • 高闲云集

    六卷。元董养性(生卒年不详)撰。养性字迈公,乐陵(今属山东)人。至正中任昭化令,摄剑州事。入明不仕。作《高闲云赋》以自况,并以名集。前有洪武中王翌序,盛赞其诗文。此本仅诗五卷,赋一卷。文则亡佚。《四库

  • 中庸说

    一卷。刘师培(1884-1919)撰。师培字申叔,江苏仪征(今江苏仪征)人。著有《春秋左氏传例略》、《礼经旧说考略》、《周书补正》、《逸礼考》、《太誓答问驳义》等。是书大旨据《春秋左氏传》以证《中庸》

  • 论孟考略

    一卷。清张眉大撰。是书多拾前人之说,唯据《御览》无名氏引《论语隐义》及隐义注两条甚怪。前一条云,卫蒯聩乱,子路与师往。有狐黯者当师曰:“子欲入耶?”曰:“然。”黯从城上下麻绳钩子路,半城,问曰:“为师

  • 经典释文

    三十卷。唐陆德明撰。德明生于南朝陈,卒于唐贞观初(约550-约630年),吴县(今苏州市)人,其名陆元朗,字德明,以字行世。唐经学家和训诂学家,博通经籍,与孔颖达齐名。历仕陈、隋、唐三朝,隋炀帝时曾任

  • 读书分年日程

    三卷。元程端礼(1271-1345)撰。程端礼字敬叔,学者称畏斋先生,鄞县(今属浙江)人。初任建平、建德两县教谕,历稼轩、江东两书院山长,后又任铅山州学教谕,以台州教授致仕。他受学于史蒙卿,其学以朱子

  • 虚字韵薮

    五卷。清潘维城撰。维城字阆如,江苏吴县人。从同里夏文焘游,又从李锐学,为钱大昕再传弟子。尚著《论语古注集笺》。是书自序略云:律赋莫重于押官韵,官韵莫难于叶虚字。虚字不稳,通篇俱为减色。非平日熟于虚字韵

  • 坤舆图说

    二卷。清南怀仁撰。南怀仁,西洋人,康熙中,宫钦天监监正。本书上卷自坤舆至人物,分十五条,皆言地之所生。下卷记载海外诸国道里、山川、民风、物产、分为五大洲,最后是西洋七奇图说。与艾儒略的《职方外纪》大体

  • 澄海县志

    二十六卷首一卷。清李书吉、王恺修,蔡继绅纂。李书吉,江苏常熟人,举人,以孝廉作宰,通诗书。旧志始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县令王嘉忠修,邑人王天性纂,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三度重修。县令李书吉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