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整顿中国条议

整顿中国条议

一卷。美国福士达(1836-1917)撰。福士达,律师出身的美国外交官,曾参加南北战争,获上校军衔。历任驻墨西哥、西班牙和俄国公使,曾一度任国务卿。1895年被清政府聘为李鸿章赴日议和的顾问,促使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交给日本,他获得清政府十五万两白银的酬报。他著有《美国百年外交史(1776-1876)》(1900);《美国的东方外交》(1903),《外交实践》(1906),《外交回忆录》(1909)等书。《整顿中国条议》是1896年福士达对清政府的献策,主要条议有五:一为整顿陆军,二是修建铁路,三是整理国课,四是修改刑律;五为培养人材。这五条对于清朝当时亟需改革的要政罗列无遗。福士达的条议与李提摩太的《新政策》出发点和条目完全类同,所不同的是李提摩太提出要延请各国明达正直之通材为清政府效力,还要广泛推行西方各国正在实行的并已为实践证明的良法。李的这些提陈颇遭当时士大夫们的疑忌而未被采纳。福士达在《整顿中国条议》中虽然也主张延聘西方人士,但他措词畅达和缓,并举出了日本延聘西员而得到显著成效作为此议的论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版本为通行本。

猜你喜欢

  • 大学臆说

    二卷。清苏源生撰。源生字菊村,河南鄢陵(今河南鄢陵)人。贡生,尝学于钱仪吉。是书首有方宗诚序,大旨笃守朱子《章句》,间引《语类》、《或问》等书,以及其他各家之说,以补充其义。朱子所说彼此不同的,则参互

  • 周易通义

    六卷。明程观生撰。观生字仲孚,安徽歙县人。流寓嘉兴。崇祯中知天下将乱,便放弃诸生,以看地之术自谋其生。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详细记载过他的事迹。但《经义考》只载其《易内三图注》三卷,注释说已散佚,而不及

  • 益智编

    四十一卷。明孙能传(详见《谥法纂》条)撰。此书成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共四十一卷,分十二类,即曰帝王、曰宫掖、曰政事、曰职官、曰财赋、曰兵戎、曰刑狱、曰说词、曰人事、曰边塞、曰工作、曰杂事。每

  • 穀梁传补注

    一卷。清姚鼐(详见《左传补注》)撰。该书是作者所撰《三传补注》中的一种。作者治《春秋》贯通三传,不专守一家之说,往往引三传互相证明,择其义长者从之。该书引《左传》、《公羊传》之说以证《穀梁传》之义,对

  • 雁楼集

    二十五卷。明徐士俊(1602-1681?)撰。徐士俊原名翙,字三有,号野君,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士俊工杂剧,多至六十余种。今存有《洛水丝》、《春波影》各一本,收集在《盛明杂剧》中;另有与汪淇合撰的《

  • 古乐书

    二卷。清应撝谦(1615-1683)撰。撝谦字嗣寅、潜斋,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是书上卷论律吕本原,大旨本蔡元定之《律吕新书》,而参以注疏及朱熹之说。下卷论乐器制度,则本陈祥道《礼书》及李之藻《宫礼乐

  • 正谷堂释篆千字文

    一卷。明洪朱祉(生卒年不详)撰。朱祉字尔藩,号雪楼居士,著有《格古声宗集》。是编依周兴嗣《千字文》汇录古篆,所据之书为《说文》、《汗简》、《印则》、《摭古遗文》、《六书统》,旁及金石文字。其格式是,周

  • 集异记

    ①南朝宋郭季产撰。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史不存目,亦不知其卷数和亡于何时,唐宋诸类书中有征引,或题撰人为郭季产。此书无古辑本,鲁迅《古小说钩沉》录其遗文十一条,其中有五条鬼怪故事,四条宣扬卜筮之术、

  • 竹书纪年辨证

    四卷。清韩怡撰。韩怡,丹徒(今属江苏)人。官至国子监学正。该书将张宗泰《校补》概为删削,附注等则仍如其旧。然张氏本东周以后,皆以晋魏纪年,自晋殇叔元年至魏惠襄王,皆用大书而不旁列。怡书则言夏商周王事,

  • 韩山人诗集

    九卷。《续集》八卷。元韩奕撰。奕字公望。平江(江苏苏江)人。生于元文宗时,入明不仕,终于布衣。其诗古体伤于浅率。近体如《送县学教谕》云:“官清便似居高品,任久长如在故乡。”《东湖放舟》云:“树影不随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