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廿二史考异

廿二史考异

一百卷,清钱大昕撰。钱大昕(1728-1804),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字晓征、及之,号辛楣、竹汀,晚号潜研老人。乾隆进士,由编修累官至少詹事,广东学政。乾隆四十年(1775年)丁忧后病不复出。历主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精研群籍,于经史、人文、音韵、训诂、典章制度、民族、地理、金石、画像、篆隶等皆通,尤精校勘、音韵,兼通中西历算,用以读史。自太初三统诸历,尽能得其测算之法。论学主张研经亦需通秦汉以下史事。曾参与纂修《音韵述微》、《续文献通考》、《续通志》等书。著有《唐石经考异》、《经典文字考异》、《廿二史考异》、《唐书史臣表》、《唐五代学士年表》、《宋学士年表》、《元史氏族表》、《元史艺文志》、《三史拾遗》、《诸史拾遗》、《通鉴法辨正》、《三统术衍》、《四史朔闰考》、《吴兴旧德录》、《先德录》、《洪文惠洪文敏王伯厚王弇州年谱》、《疑年录》、《恒言录》、《十驾斋养心录》、《竹汀日记钞》、《金石文跋尾》、《元诗纪事》、《潜研堂诗文集》等。《廿二史考异》一书共分《史记》五卷、《汉书》四卷,、《后汉书》三卷、《续汉书》二卷、《三国志》三卷,《晋书》五卷《宋书》二卷、《南齐书》、《梁书》、《陈书》各一卷、《魏书》三卷,《北齐书》一卷,《周书》一卷,《隋书》二卷,《南史》、《北史》各三卷,《唐书》十六卷,《旧唐书》四卷,《五代史》六卷,《宋史》十六卷,《辽史》一卷,《金史》二卷,《元史》十五卷,共编成一百卷,此书著成于乾隆四十五年(1786年),所考二十二史,即从二十四史中除去《旧五代史》、《明史》。作者对各史记载出入、矛盾、错误之处,以及历代典章制度、地理沿革和辽金国语、蒙古世系等,作了部分考订,为当时重要史书。此书经钱大昕反复校勘,自汉讫金元各史,偶有所得,即写于别纸,乾隆丁亥年(1767年)三假归里,稍编次之,以后每年有所增益,戊戌(1778年)设教钟山书院,复加讨论,其间如有与前人暗合者,皆削删去之,间或后于他人启示,也必标注姓名,盖此书乃钱大昕倾其一生精力所著。此书有乾隆辛丑年(1781年)潜研堂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岁华纪丽

    四卷。旧本题唐韩鄂(生卒年不详)撰。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韩休之弟殿中丞倩。韩倩之子河南兵曹参军韩涤。韩鄂即韩涤之曾孙。此书之体例如《北堂书钞》及《白氏六帖》。以一年四季节候分门隶事。各编均为骈句。

  • 四民月令

    一卷。崔寔撰。崔寔(?-170年),字子真,涿郡安平(今属河北省)人。东汉桓帝时,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为《政论》,指切时要,屡迁郡守,官至尚书。该书《隋书·经籍志三》著录、《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

  • 翰林记

    二十卷。明黄佐撰。黄佐(1490-1566),字才伯,号泰泉,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嘉靖初由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广西学政、南京国子监祭酒,累迁少詹事。学宗程朱,然不以聚徒讲学

  • 海道图说

    十五卷,附长江图说一卷。金约翰(John W·King)辑。金约翰,英国人。《海道图说(附长江图说一卷)》江南制造局本,共十五卷。卷一、卷二、卷五为英国付兰雅(John Fryer)译。卷三、卷四及卷

  • 麟书

    一卷。北宋末南宋初汪若海(1101-1161)撰。汪若海字东叟,一说号东叟,歙州(今安徽歙县)人。靖康元年(1126)为太学生,金人攻扰,应诏上书,擢高等。二帝北迁、高宗即位,迁江南经制使,监登闻检院

  • 读雪山房唐诗钞

    三十四卷。清管世铭(1738-1798)编选。管世铭,字缄若,号韫山。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郎中、旋擢御史。精诗古文,深于经术。有《韫山堂诗文集》。此集选诗三千九百余篇,比较全面地反映

  • 雷公炮制药性解

    六卷。明李中梓(详见《内经知要》)。此书为本草类著作,为李氏博采诸家本草之长,结合临床经验,于崇祯二年(1629)撰成。全书共分金石、果、谷、草、木、菜、人、禽兽、虫鱼九部,载药三百二十三种。金石部为

  • 东西两晋演义

    十二卷。题“武林夷白主人重修,泰和堂主人参订”。夷白主人为杨尔曾(详见《东西两晋志传》)号,则该书作者为杨尔曾。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据推测,似是《东西两晋志传》一书修订而成。与《志传》相比,该书将其分条

  • 泉说

    一卷 附补遗。清鲍康撰。鲍康,详见《续泉汇》条。书前有同治十二年(1873)潘祖荫序,末附泉辨。最后有自跋,及陈寿卿评语数十则。本书多述遗闻轶事,及各家著录的得失。补遗则间或涉及考释泉币文字。潘氏在序

  • 阜城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清陆福宜修,多时珍纂。陆福宜,江苏泰兴人,监生,曾任阜城县知县。多时珍,字玉岩,号鹿卿,康熙解元,官至内阁撰文中书舍人。雍正十一年(1733)陆福宜任阜城县知县后,遂集邑人纂辑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