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巢经巢文集

巢经巢文集

六卷。清郑珍(1806-1864)撰。生平见《巢经巢诗后集》条。此集文共六卷。卷一经说,卷二考及问答,卷三四书札及记序,卷五六纪事、题跋、书后。及传、表、行状、铭、赞,与其他杂文,经说一卷,本单行。王先谦已采入续经解中。文集旧有光绪二十年(1894)贵筑高培谷校刻本,系五卷,无经说。培谷序云:文守韩柳家法,谨严峭洁,不落宋以后体势,知经生家读书既多,根柢槃深。即其议论之文,亦非常人所能规仿,中间于地理水利,辨析明了,关系一省舆地之学。盖自贵州入版图以来,前人未有考证精确,豁若发蒙如今日者,岂独一家之学。黎庶昌谓子尹征君之遗文,譬犹金珠美玉,蕴蓄于山渊,必有精光上烛霄汉,历久而不可磨灭。此六卷本为贵阳陈尚书燮龙校刊。列经说为第一卷。征君说经之文,铿铿款款,朴属微至,取以弁冕文集,于义为当。其余诸文,实能贯穿考据义理词章而一之。有乙卯(1915)冬贵阳陈氏花近楼刊本。

猜你喜欢

  • 尚书既见

    三卷。清庄存与(1719-1788年)撰。庄存与字方耕,号养恬,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清代经学家,常州学派的开创者。通六经,尤其擅长《春秋》。他提倡今文经学,发挥《公羊传》,宣传《春秋

  • 读书笔记

    六卷。清尹会一撰。尹会一号健余,直隶博野(今河北博野)人,官至吏部右侍郎。是书首有门人王击玱序,所定次序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书中规抚指趣,不离朱子。每条下间或引王罕皆、王玉清等小

  • 脉经

    十卷。晋王叔和(生卒年不详)撰。王叔和,名熙,高平(今属山西省)人。关于王氏生平籍贯,颇有争议。王氏生活于魏晋间,早年作过游方医,曾为太医令。他曾整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此书传世做出了巨大贡献。此

  • 四书闲笔讲义

    四卷。无名氏撰。是书卷一为《大学》、《中庸》,卷二至三为《论语》,卷四为《孟子》。就四书中指一句、一节或一章,以俗语说之。理所不能达者,设譬以达之。有甚切者,也有泛滥而不当者。说“天命之谓性”句最详,

  • 读左随笔

    不分卷。清王元稚撰。元稚字少樵,自号无暇逸斋主人,籍贯不详,光绪、宣统年间曾主讲顺天高等学堂。潜心经史,所著书十余种,合为《无暇逸斋丛书》印行,是书是其中的第十一种。据编首自序,此书原名《左传讲义》,

  • 槐庐丛书

    五编,四十六种,二百三十四卷。清朱记荣编。朱记荣字懋之,江苏吴县人。藏书极多,曾按类编排古籍,成《经学丛书》、《金石丛书》、又汇辑清代考据家著作,编成《槐庐丛书》,对古籍整理有很大贡献。此丛书所收著作

  • 说文假借例释

    一卷。清吴俜(其生平未详)撰。吴俜为广东鹤山(今高鹤县)人。是编亦专论六书之假借,其大旨谓古人字少,故依傍同声而寄其事。其说曰:“凡事物之无字者,皆得以寄之,此假借之本义。中古以后,文字日孳,古无其字

  • 味经山馆诗钞

    六卷。文钞四卷。清戴均衡(1814-1855)撰。戴均衡字存庄,号蓉洲,安徽桐城人。少嗜学,性颖悟,年二十余,即刊行《蓉洲初稿》,人称异才。后读方植之著作,慕而执弟于礼。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

  • 道德真经传

    ①四卷。宋司马光(见《资治通鉴》)撰。《道德真经传》又称《道德真经论》、《道德论述要》、《老子道德论述要》。汉晋以来,研究《老子》的学者聚讼纷争,其争论焦点之一就是道德是否一体。一派主张道德分见,陆德

  • 闲止书堂集钞

    诗一卷。文一卷。清陈梦雷(1650-1741)撰。陈梦雷,字则震,号省斋,晚号松鹤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梦雷少有才名,康熙九年(1670)进士,继而选庶吉士,授编修。梦雷一生多坎坷,在三藩之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