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屈宋古音义

屈宋古音义

三卷。明陈第撰。陈氏既撰《毛诗古音考》,复以《楚辞》去《诗经》未远,《楚辞》音亦属古音,遂取屈原所著《离骚》等二十五篇,除去《天问》一篇,得二十四篇;又取宋玉《九辩》九篇、《招魂》一篇;又增以《文选》所载《高唐赋》、《神女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四篇;计三十八篇。谓其中字与今音异者计二百三十四字。各推求其本音,并与《毛诗古音考》互相发明。每字列本证,旁证则间附字下,不另为条。第一卷考证古音,其后二卷则举三十八篇各为笺注,而音仍分诸句下。“盖以参考古音因及训诂,遂附录其后,兼以音义为名”(《四库全书提要》)。其书凡例云:“今检屈宋音与《毛诗》同者八十余字,则提其本音直注云:详见《毛诗古音考》。其《毛诗》所无者一百五十余字,辄旁引他书以相质证,俾读者一游目于此,已得其大旨。至于本文韵脚,复注云古音某,庶几迎刃而解矣。凡此皆以发明古音,以见叶音之说谬也。”“余初录屈宋辞赋,只存其正文,不著注。友人谓无注难读,因取旧注删润之,间亦附以鄙意。然从前注楚辞者,或以一二句、三四句断章,虽解其义,而其韵混淆,未易晓也;如《离骚》屡次转韵,其韵之多有至八句、十二句为一韵者;《招魂》亦屡次转韵,韵之多有至十六句、二十句为一韵者。今余一以韵为断。若《惜往日》、《悲回风》,有以二十句、二十二句、二十四句为一韵者,其韵既长,不得不分而注之,然亦书于其下。其他二句、三句韵者,亦明书之。故一开卷若指诸掌,此则窃取之微意也。”是书焦颙序于万历甲寅(1614年),陈氏自序于万历癸丑(1613年)。有明刊本、《学津讨原》本、《一斋全书》本、武昌张氏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据《学津讨原》本影印本等。

猜你喜欢

  • 道南正学编

    三卷。清钱肃润(详见《尚书体要》)撰。记载从祀于东林书院的人物。上起宋杨时,下迄清孙承泽、王崇简。所记人物不拘时代,不叙年数,不论地位,不限科目,一律以入祀时间先后为次序。书成于康熙三十年(1691)

  • 尚书要义

    十七卷,《序说》一卷。宋魏了翁(详见《周易要义》)撰。了翁贬居靖州时,著《九经要义》,凡二百六十三卷,《尚书要义》乃其中之一。《尚书》文词古奥,唐人已称该书“佶屈聱牙”,此书伪孔传随文作注,不少古词古

  • 岛夷志略

    二卷。元汪大渊撰。大渊字焕章,江西南昌人。他“当冠年尝两附舶东、西洋,所遇辄采录其山川风土物产之诡异,居室饮食衣服之好尚,与夫贸易赉用之所宜,非其亲见不书,则信乎其可征也”。(张翥《〈岛夷志略〉序》)

  • 御定道德经注

    见福临《御注道德经》

  • 全韵诗

    五卷。清高宗乾隆(1711-1799)书,金简摹。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世宗第四子,年号乾隆。1735-1796年在位。乾隆在位六十余年,政绩显赫,尤其是开设博学鸿词科,访求书籍,完成《明史》、《续

  • 松峰说疫 温疫论类编

    《松峰说疫》六卷,《温疫论类编》五卷。清刘奎(生卒年不详)撰。刘奎字文甫,号松峰。诸城(今属山东)人。刘氏家门鼎盛,然刘奎淡于功名,家居不出,以医术济人,颇有医名。其父字引风,素精医。刘奎承家学,潜心

  • 兴业县志

    四卷,清王巡泰纂修。王巡泰,字岱宗,号零川,陕西临潼县人,进士,乾隆四十一年(1776)调任兴业县知县。此编是乾隆间知县王巡泰始创,成书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全志共四卷,卷首七序、凡例八则、目录

  • 杂祭法

    一卷。晋卢谌(285-351)撰,清马国翰辑。卢谌,字子谅,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官至司空从事中郎。《晋书》无传,附见《刘琨撰传》中。《文选》注引徐广《晋纪》云,“显宗征为散骑常侍”。所著《杂祭法》六

  • 卜弥格传补正

    不分卷。法国人伯希和撰。伯希和为法国汉学家,1900年来华,在法使馆任职,1908年在我国甘肃敦煌盗窃珍贵文物约五千件,1945年死于巴黎。著有《敦煌千佛洞》、《马可·波罗游记校注》、《元朝秘史》等书

  • 策府群玉

    三卷。明何乔新(生卒年不详)撰。何乔新著有《周礼集注》。此书乃私备对策之用。捃拾补掇,不足以言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