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义疏
无卷数。蒋家驹撰。其生卒年不详。家驹字千里,丹阳(今属江苏省)人。清代学者。康熙二十九年(1690)进士,官怀集县知县。陈《尚书义疏》外,尚有《春秋义疏》之作。《尚书义疏》似亦为举业而作,类讲章之制,无甚创获。
无卷数。蒋家驹撰。其生卒年不详。家驹字千里,丹阳(今属江苏省)人。清代学者。康熙二十九年(1690)进士,官怀集县知县。陈《尚书义疏》外,尚有《春秋义疏》之作。《尚书义疏》似亦为举业而作,类讲章之制,无甚创获。
八卷,又名《圆机诗韵沽法全书》,明王世贞增校,蒋先庚重定。王世贞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进士,官刑部主事,工诗古文,尚著《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等多种。是书以平水韵
二卷。清王国维撰。王氏本籍浙江,1919-1920年间应嘉兴沈增植主持之浙江通志局之邀请,依据搜辑诸家藏书目录增补所见所闻汇成此编。以刊行者为别,著录宋元时代两浙官私刻本,每书都撰解说考证。有《王忠悫
十二卷。宋金履祥(1232-1303年)撰。金履祥字吉夫,号次农,学者称其为仁山先生,兰溪(今属浙江省)人,宋、元之际学者。金氏为王柏弟子,宋亡后入元不仕,专事著述。他曾搜集旧说,折衷己意,撰《尚书表
二十四卷 宋何溪汶撰。何溪汶字号、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是书凡二十四卷。成书于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是诗歌评论和诗歌作品合集。卷一为“讲论”与“品题”二目;卷二至卷十为按时代选录的汉至宋的诗歌四
沈峭撰。清马国翰编辑。沈峭生平不详。史志也未载其书。皇疏仅引一节。马序中云:“梁有沈峻,字士岂。吴兴武康人。史称其好学,与舅太史叔明师事宗人沈驎士门下。驎士卒,乃出都。遍游讲肆,博通五经,江左经师唯峻
一卷。《证语》二卷。《海欧居日识》二卷。明陈伯友(生卒年不详)撰。陈伯友,字中怡(一说为仲恬),济宁(今山东省济宁县)人。万历二十年(1541)进士,授行人,擢刑科给事中,累抗疏言事,以丁忧去职。及服
一卷。又称《古今画鉴》。元汤垕(生卒年不详)撰。汤垕,字君载,自号东楚采真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寓居镇江(今属江苏)。该书卷末有《画鉴题词》,称“采真子妙于考古。在京师时与今鉴画博士柯君敬仲论画,
四卷。明耿随朝(生卒年不详)撰。耿随朝号敬庵,滑县(今属河南省)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司副使。本书为解释名物之作。与《尔雅》相类。全书分十五门。而往往征引较乱,又不著出典,破坏了全书的体例
十六卷。余日事文,四卷。朱濂撰。朱濂,生平不详,清前期人。其先以《艺文类聚》之体,采录四时十二月事实、诗赋,汇辑成书。后以其书只分节候而无日次,又另成四卷,名以《余日事文》,每月三十日皆采录事实、诗赋
一卷。清沈豫撰。此书有《尚书》十六条,《诗经》四十二条,《春秋》三十条,《周礼》六条,《礼记》四条。之所以不涉及《易经》,是因为另外著有《读易寡过》。诸条大率约举义理,无甚精粹。其中有的是习见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