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酉腴山馆诗钞

小酉腴山馆诗钞

二卷。《补录》一卷。清吴大廷)生平详见《小酉腴山馆文钞》)撰。该诗钞卷末有吴大廷于咸丰十年(1860年)自作的跋,自己认为平生学诗有三变,前期好格律,重形式;中期则注重情感表达;后期则重理性。诗的主要内容是唱和,赠别以及游历之词,多写个人身边事。近人徐世昌在《晚晴簃诗》卷一百五十四中录吴大廷诗四首,《诗钞》中只出现一首;另有常州天津《题顾亭林先生诗集》后七律三首,此集均未出现。在《小酉腴山馆诗钞》卷六中有《诗钞续编》,而《湖南通志》也载大廷诗集四卷,与现在《诗钞》卷数不一致,大约是正集、续集合在一起之故。徐世昌选录的三首诗,可能在续编中,现在未出现。有同治元年(1862年)北京刻本。

猜你喜欢

  • 睢宁县志

    十八卷。清侯绍瀛修,丁显纂。侯绍瀛,字东洲,清广西临桂(今桂林)人。举人,光绪十年就任睢宁知县,十五年调知沛县。好文学,善诗歌,著有《南游草》、《北游草》,曾于光绪十六年主修《沛县志》。丁显,字西圃,

  • 汶志纪略

    四卷,清李锡书纂修。李锡书,字见奄,山西静乐人,乾隆进士,凡三任其地,卓有政声。所著有河洛图说二种。《汶志纪略》嘉庆十年(1805)刻本。共四卷,分为:卷一,疆域、建置、城邑、关隘。卷二,赋役、权法、

  • 诗经疏义会通

    二十卷。元朱公迁(生卒年不详)撰。朱公迁,字克升,乐平(今属江西)人。至正年间,曾任婺州、处州教授,晚年病归故里。曾题其室为“高明之所”,学者称为明所先生。著述除《诗经疏义会通》外,还有《四书通旨》、

  • 夏时考训蒙

    一卷。清郑晓如(生卒年不详)撰。郑晓如,曲阜(今山东曲阜)人。书首有自识,称《夏小正》为孔子于杞所得夏时,传诸门人。吕不韦,秦臣;且周建子,秦建亥,《月令》舍周秦而言夏时之义,何以能悬之国门不易一字,

  • 洛阳伽蓝记集证

    一卷。清吴若准撰。吴若准,字次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二十一年(1841)进士。曾任太仆寺卿、江西学政。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原自有注。《四库总目提要》疑其注刊落已久。顾广

  • 归有园稿

    二十九卷。明徐学谟(1521-1593)撰。学谟初名学诗,字思重,改字叔明,号太宝山人。上海嘉定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授兵科主事,改中书舍人。后擢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著有《归有田稿》、《

  • 感述录

    六卷。《续录》四卷。明赵维新(生卒年不详)撰。赵维新,字素衷,茌平(今山东省茌平县)人。二十岁时,听说张后觉讲良知之学,于是便从学于他。并将其问答之语加以编次整理,称之为《弘山教言》。赵维新性情纯孝,

  • 长林四世弓冶集

    五卷。清林其茂(生卒年不详)编辑。其茂字培根,侯官(今福建)人。乾隆进士,知山阴县。著有《山阴集》、《归田遗草》等。此集为林其茂搜其家四世之诗合为此编。其中,林其茂曾祖父朴逸,字德子,顺治十七年(16

  • 孝史类编

    十卷。清黄齐贤(生卒年不详)撰。黄齐贤字敬思,嘉兴(今浙江省)人。《孝史类编》是黄齐贤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前部分列孝经,次述历代帝王孝行,再次述历代孝子,各以事迹相似者归为一类记述,共二十二门,以孝为

  • 说文引经考证

    八卷。清陈瑑撰。参见《说文举例》。此书是研究《说文》引经文字同异之作,陈氏自序云:“学者通经必先识字,不有《说文》,何从究《苍》《雅》之遗文、篆籀之微旨哉?顾《说文》之存于今者,误戾脱落,窜入改易,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