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俗话
五卷。中庸俗话 八卷。清查体仁撰。体仁字听谷,四川崇庆(今同)人。是书卷首有刘瑨、梅震煦序及体仁自序。又附贺瑞麟、张澜二书,商榷此书。大旨以程朱为旨,即采他说,也必不悖程朱。就经旨演成俗话,委曲畅达,于文理接续脉络贯通处,使读者心目豁然,对童蒙讲习尤便。该书有光绪十八年(1892)刊本。
五卷。中庸俗话 八卷。清查体仁撰。体仁字听谷,四川崇庆(今同)人。是书卷首有刘瑨、梅震煦序及体仁自序。又附贺瑞麟、张澜二书,商榷此书。大旨以程朱为旨,即采他说,也必不悖程朱。就经旨演成俗话,委曲畅达,于文理接续脉络贯通处,使读者心目豁然,对童蒙讲习尤便。该书有光绪十八年(1892)刊本。
三篇。清魏源(1794-1857)撰。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至高邮知州。著作尚有《圣武记》、《海国图志》、《诗古微》、《公羊古微》、《老子本义》等。是编本因撰辑《说文
一卷。清朱筠(1729-1836)口授,徐昆笔述。朱筠,字竹君,又字美叔,号笥河。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曾官安徽、福建学政。著有《笥河集》,总纂《日下旧闻考》等。朱筠在
六卷首一卷,清曾灿奎修,甘家斌纂。曾灿奎,贵筑人,曾任邻水县知县。甘家斌,邑人,曾任大理寺卿。邻水县志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由县令徐枝芳创修。乾隆二十二年(1757)县令陈觐光、道光元年(1821
二十三卷。明徐孝(生卒年不详)编,张元善(生卒年不详)校。徐孝为顺天(今北京)布衣,元善为永城(今属河南)人。二人生平不详。是书凡《集篇》十卷,分二百部,附《拾遗》一卷,皆不以《说文》、《玉篇》为本,
十卷。见《考古编》。
三卷。清任大椿(1738-1789)撰。任大椿,字幼植,又字子田,江苏兴化县(今江苏兴化)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恩科举人,三十四年(1769)进士,累官御史,尝充四库编修,尤长名物,著有《经典弁
一卷。宋陈达叟编。陈达叟,清漳(今河北肥乡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编有《疏食谱》一书。是书原本未标作者姓氏,明汪士贤《山居杂志》载此书,题作者名为清漳陈达叟撰,没有标明什么时代。《千顷堂书目》也题
八卷。明陆西星撰。陆西星,字长庚,号方壶外史,其人生平事迹均不详。所作《南华经副墨》,当成于焦竑以前,所以焦竑作《庄子翼》引陆西星之说颇多。此书卷首有陆西星从子律序,作于万历六年戊寅(1578)。可知
十一卷。清熊松之(生卒年不详)撰。松之,字子容,高安(今江西省高安县)人。道光举人。历任浙江诸暨、慈溪、天台、富阳知县,官至周知。参加编撰《江西通志》。为官有惠政。生平嗜学,尤精通《礼》经。著《礼记授
四卷。附《卦歌》一卷,《图说》一卷。明沈泓撰。沈泓字临秋,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官至刑部主事。此书征引诸家《易》说以证朱熹《本义》,没有载《本义》原文,但全书宗旨全部与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