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墨法集要

墨法集要

一卷。明沈继孙撰。沈继孙,洪武年间姑苏(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考元代画家倪瓒所著《云林集》一书,有赠沈生卖墨诗序曰:“沈学翁隐居吴市,烧墨以自给。”“墨若点漆”等语,时代、姓氏,里贯一一相符。“学翁殆继孙之字”。继孙著有《墨法集要》,是书为作者亲手制墨经验的总结。书前有自序一篇,说明著书缘由,认为《墨谱》诸家皆杂取墨工之言,非身历手试,不足为凭。自己曾按《墨谱》诸书所记之方试制墨,结果并不理想。后从三衢墨师学习,又从一僧学习得墨诀,亲自制墨,得以成功。此书为制墨之实录,使后人知墨之制法。是书据墨制法,绘图二十一幅,各幅均有说明。为近代造墨家所遵循。是书从浸油叙起,以次为水盆、油盏、烟碗、灯草、烧烟、筛烟、熔胶、用药、搜药、蒸剂、杵捣、秤剂、锤炼、丸擀、样制、印脱、入灰、出灰、水池、试研,凡二十一法,叙次详核,各有条理,集古代制墨法之大成。其法切实可用,非其它杂家技术只为戏玩而可比。现存聚珍板本、闽覆本、杭缩本、《四库全书》本(采用永乐大典本)、《美术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古文尚书辨伪

    二卷。清崔述(1740——1816年)撰。崔述字武承,号东壁,直隶大名(今河北省太名县)人,乾隆举人,嘉庆间官至知县。三十岁以后因见群经传记注疏与经文有异,就从怀疑而至辨伪、考信。考辩先秦古事,一切以

  • 阮子

    见《阮子政论》。

  • 易象汇解

    二卷。明陈士元(见陈士元《易象钩解》条)撰。据《易象钩解》自序,陈士元曾作《易象汇解》二卷。《归云别集》中自五十八卷至六十一卷为《易象钩解》,六十二卷至六十三卷为《易象汇解》。上卷为天文解、地象解、人

  • 泊宅编

    十卷。宋方勺(详见《青溪寇轨》)撰。泊宅在浙江乌程,相传为唐朝诗人张志和泊舟泛宅之地,谓之泊宅村。方勺曾在江南为官,寓居乌程泊宅村,自号泊宅村翁,该书就是此时所作,因以名书。此书记载北宋末迄南宋初朝野

  • 东山外记

    二卷。清周骧、刘振麟合撰。周骧字九逸,浙江鄞县人。振麟字轩振,江西安福人。二人俱查继佐门人。此书杂记查继佐行事言论。前有刘振麟序、周骧引言,又有粤东同学较次姓氏五十二人,后有高验恒跋。初刻于康熙五十八

  • 中庸通

    清胡炳文撰。炳文爵里无可考。是书以朱子《章句》为宗,按朱子《章句》诂义本精,义有未尽。每别详于《语录》,间或《章句》与《语录》异义,自可互相参证。立于他家之说,多有发明朱义者,或有补朱义所不及者。是书

  • 庄子集释

    一卷。清郭庆藩(详见《说文经字正义》)撰。前人注解《庄子》者,多达数十家,各家注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郭庆藩作《庄子集释》,博采诸家之长。于正文之下,先引郭象注,次引成玄英疏,再用陆德明音义。而他自己

  • 丛书举要

    六十卷。清杨守敬撰,李之鼎补。杨氏(详见前数条),曾充任通志局编纂,授职内阁中书。李之鼎,字振唐,斋号宜秋馆,南城人。民国元年(1912),李之鼎在上海与杨氏交往,杨氏将稿本赠与他,增《大藏经》、《群

  • 郑氏爻辰补

    六卷。清戴棠撰。戴棠字召亭,江苏丹徒人。爻辰之说,始于郑玄,散见于诗礼正义。其以六爻配十二时辰,复配以十二律,用以推验吉凶,为占筮之末技。而戴氏却认为以爻辰之法推之三百八十四爻无不验。于是便采录郑氏爻

  • 医方集成

    见《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