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铜鼓考

周铜鼓考

一卷。马衡撰。马衡(1881-1955),金石学家、考古学家。字叔平,浙江鄞县人。1922年任北京大学考古研究室主任,1925年以后任故宫博物馆副馆长、馆长。1952年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马衡毕生致力于金石学的研究,在方法上继承了清代乾嘉学派训诂考据的传统,又注意进行出土文物的现场考察。在中国考古学由金石考证到田野发掘的过渡中,有推进之功。他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是:扩大了金石学的研究范围,并对宋代以来的金石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近代以来,发现铜器之多为前古所未有,而且种类很多,如刘体智所藏櫑羌钟、美国人福开生所藏二铜鼓,均属罕见之物。周官仪礼诸书所著录的鼓,不下十余种,就其所知,除日本住友氏所藏二器为三代之物外,其他皆苗族铜鼓。福开生所藏凤翔所出二鼓,状如桶形、无底,马衡考证,认为是周官小师之应鼓。其证据有二,其一是鼓可以铜制,其二,有磨透之陷两两相对,所以应律者,其为鼓的证据仅此。后来其他作者,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其非鼓。有1931年石印本。

猜你喜欢

  • 诗式

    一卷。唐释皎然(约760前后在世)撰。生平见《抒山集》(辞目)。此集前半部总论诗法,其后则以“十九字”为诗体分类,以“不用事”、“作用事”、“直用事”、“有事无事”、“有事无事,情格俱下”五格来论诗。

  • 邹阳书

    一卷。汉邹阳(生卒年不详)撰。邹阳,齐(今属山东)人。初与吴严忌、枚乘等俱侍吴,吴王因立太子一事怨恨朝廷,阴谋反叛。阳上书极谏,吴王不纳。阳恐祸己,与枚乘、吴严忌至梁,跟随梁孝王。后羊胜等人嫉妒邹阳才

  • 宋四六话

    十二卷。清彭元瑞(1731-1803)编。彭元瑞字掌仍,一字辑五,号云楣,江西南昌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赠太子太保,与纪昀齐名,同为乾隆时名臣。著有《经进稿》及《

  • 輶轩语书目答问等四种

    五卷。不著编辑者姓名。《輏轩语》、《书目答问》均为张之洞辑撰。张之洞为清代改良派人物,其为士人所开列《书目答问》影响很大,是目录学中之重要著作。《书目答问》后附有《四川尊经书院记》。此外,该书还汇辑清

  • 永春州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郑一崧修,颜铸等纂。郑一崧,乾隆末年任永春州知州。永春州志可考者始于明万历四年。其后曾数修。郑一崧任县令后,以旧志多有不足处,又设局重纂,终成此书。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印。共十

  • 东坡文谈录

    一卷。元陈秀民(详见《东坡诗话》)编。是书杂收诸家评论苏文之语,自为一卷。其所录大体取诸人常见之书,体例不一,没有什么特色。与其所编《东坡诗话录》相比,此编更滥及于诗。《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

  • 孔子世家补订

    一卷。清林春溥(详见《春秋经传比事》)撰。《史记·孔子世家》以《论语》、《春秋》三传、《国语》、《礼记·檀弓》、《孔子家语》、《晏子春秋》等书为依据编成,其间或有前后倒置、舛讹重复之处。林氏据有关资料

  • 周易虞氏义笺

    九卷。清曾钊撰。曾钊字敏修,又字勉士。南海人。道光拔贡,曾官钦州学正。清代张惠言曾著《周易虞氏义》,对虞翻易学作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整理和阐发。但其中亦存在许多失误。曾氏此书即补正了张氏的疏漏,严格遵守

  • 鄂州小集

    六卷。《附录》二卷。宋罗愿(1136-1184)撰。罗愿,字端良,号存斋,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举乾道进士。知南剑州改知鄂州,卒于官。其父汝辑,助秦桧以害岳飞,犯天下之公怒。而愿学问广博,文章高雅

  • 易楔

    六卷。近人杭辛斋撰。为论述易例之书,所取汉宋相兼。第一卷说图书,以太极图为始,于图的来历考订详尽。第二卷说卦位卦名,一一列举汉儒有关先天卦位之经注,解释六十四卦卦名。第三卷说卦别卦象。第四卷说卦数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