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说统

周易说统

十二卷。明张振渊撰。振渊字彦陵,仁和(今浙江余杭)人。此编以程颐《易传》、朱熹《本义》为宗,凡诸儒说理可以互相参证处,也旁采并存,标为四例。与《本义》相左但理有阐发处,称“附异”。其互有异同,但与传义相互发明处,称“附参”。其中自己的独特之见,称“附别”。可以触类旁处,称“附余”。凡是引用的,各自标明姓氏,偶尔也附加己意,以“彦陵氏”加以区别。《经义考》著录《周易说统》二十五卷,存。《四库采进书目》载《周易说统》十二卷,明张振渊辑,十本(《浙江省第十次呈送书目》)。《浙江采集遗书总录》注曰“刊本”。浙江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张师栻石镜山房刻本题《石镜山房周易说统》十二卷六册。上海图书馆藏明代天启六年(1626)张师栻石镜山房重刻本《石镜山房增订周易说统》二十五卷,明代张振渊辑,张懋忠增补,张师栻参订。又,首都图书馆藏明末刻本《周易说统》不分卷数,明代张振渊辑,李克爱补,附《新镌方孟旋先生羲经鸿宝》十二卷之后。朱彝尊著录者,天启重刻增订本;《四库总目》存目著录者,万历刻本。明末刻本有李克爱补,附载于此以备检。

猜你喜欢

  • 蜀碑记补

    十卷。清李调元撰。李调元(1734-1807),文学、戏剧理论家。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童山寿翁,绵州(今四川绵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历任广东学政,直隶通永兵备道。曾得罪权臣和坤

  • 三余集

    四卷。宋黄彦平(约1141前后在世)撰。黄彦平,字秀岑,号次山,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人。生卒年不详,登宣和进士。靖康初(1126),因与李纲善,贬官。建炎初,官至吏部郎中,出提点湖南刑狱。其集“三余”

  • 蜀碧

    四卷。清彭遵泗撰。彭遵泗,字磬泉,丹陵(今属四川)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明崇祯元年(1628)至清康熙二年(1663)三十余年间,四川农民起义和地方豪强武装

  • 晋安帝阳秋

    即《王韶之晋安帝纪》。

  • 祝子遗书

    四卷。《附录》一卷。明祝渊(1614-1645)撰。祝渊,字开美,浙江海宁(今嘉兴)人。崇祯六年(1633)举人。初,崇祯十五年(1642),刘宗周以劾周延儒下狱。祝渊与刘宗周素不相识,上书救之。逮治

  • 国朝方言

    一卷。见“方言别录”。

  • 庄子札记

    三卷。清武延绪(生卒年不详)撰。武延绪,字次彭,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进士。官至京山、咸宁两县知县。撰有《庄子札记》。清代学者研究《庄子》的著作体例不一,或圈点、训诂,或集注、释解,或笔记、评议,

  • 癖好堂收藏金石书目

    一卷。清凌霞撰。凌霞,字子与,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有《天隐堂文录》等著作。本书著录其所收藏金石书共400余种,撰为目录一卷。其中收录的未刻稿本,如严可均《平津馆金石萃编》、刘菁藜《金石续录》、诸竣《

  • 四游全传

    见《四游记》。

  • 六艺堂诗礼七编

    十六卷。清丁晏(1794-1875)编。丁晏,字俭卿,一字柘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元年(1821年)举人,官内阁中书。少肄业于丽江书院,策问汉魏《易》十五家,晏对万余字。好学深思,笃好郑玄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