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今图书集成

古今图书集成

原名《古今图书汇编》,一万卷。清陈梦雷(1651~1741)原编。清蒋廷锡(1669~1723)等奉敕校勘重编。陈梦雷字则震,一字省斋,晚年号松鹤老人。福建闽侯人。康熙年间进士,受编修。为康熙第三子诚亲王胤祉词臣。蒋廷锡字扬孙,号酉君,又号西谷,亦号南沙,江苏常熟人。先由举人供奉内庭。康熙四十二年,诏以学问优良,赐进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工诗善画,为“江左十五子”之一。著有《青桐轩》、《秋风》等集。此书原在诚亲王胤祉的赞助下,由陈梦雷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编修而成。初名为《古今图书汇编》。取材极为广泛,十三经,二十一史,只字不遗。稗史、子、集,十亦只删一、二。辑为三千六百余卷。雍正初年,经雍正皇帝审阅,改名为《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特命户部尚书蒋廷锡等重新编校增删。至雍正四年(1726)修编完成。全书一万卷,总目四十卷,后附考证二十四卷。分六个汇编,三十三典,六千一百零九部,约一亿六千万字。六个汇编为:一、历象汇编。又分四典。1.乾象典。分天地、日月星辰、风云雷电、雨雪霜露等二十一部。2.岁功典。分季节、时令、寒暑等四十三部。3.历法典。分历法、仪象、漏刻、测量、算法、数目等六部。4.庶征典。分天文气象变异、水旱灾荒、人体异、禽兽鳞介昆虫草木异、宫室器用异等五十部。共一百二十部。二、方舆汇编。又分四典。1.坤舆典。分土、泥、石、砂、舆图、建都等二十一部。2.职方典。记京畿及清代各府建置沿革、疆域、星野、山陵等二百二十三部。3.山川典。分各地名山及江河湖海等四百零一部。4.边裔典。分朝鲜、新罗、百济、三韩、日本、长股、氐、羌、天竺、西夏、匈奴、回纥、蒙古等五百四十二部。共一千一百八十七部。三、明伦汇编。又分八典。1.皇极典。分君臣、帝纪、帝统、国号、帝号、纪元、君德、治道、用人、法令等三十一部。2.宫闱典。分后妃、宫女、东宫、皇子、公主附马、外戚等十五部。3.官常典。分宗藩、三恪、圣裔、官僚、将帅等,以及省府州县各级职官列传等六十五部。4.家范典。分直系亲属、旁系亲属、宗族等三十一部。5.交谊典。分师生、同学、同事、宾主、交际、世态等三十七部。6.氏族典。每姓分为一部、分为二千六百九十四部。7.人事典。分人身五官四肢、面貌形状、名字、称号、七情、命运、养生等九十七部。8.闺媛典。分妇女品德、知慧、能力等十七部。共二千九百八十七部。四、博物汇编。分四典。1.艺术典。分农、医、卜、星、相、术数、绘画、商贾等四十三部。2.神异典。分神仙、鬼怪、释教、道教、寺观、方术、服食等七十部。3.禽虫典。分飞禽、走兽、昆虫、鳞介等三百一十七部。4.草木典。分竹木、五谷、药材、瓜果、蔬菜、花卉等七百部。共一千一百三十部。五、理学汇编。分四典。1.经籍典。分经、史、子、集、类书、杂著等六十六部。2.学行典。分品性、修养、仪表、学识、名贤、等九十六部。3.文学典。分文体、诗赋、词典及文学家列传等四十九部。4.字学典。分音义、字体、书法、声韵、方言、纸、墨、笔、砚等二十四部。共二百三十五部。六、经济汇编。又分八典。1.选举典。分学校、教化、科举、出身、武举、吏员、隶役等二十九部。2.铨衡典。分官制、禄制、考课、举劾、升迁、罢免、封赠、封建等十二部。3.食货典。分户口、农田、蚕桑、荒政、赋税、漕运、盐法,平准、国用、货币、饮食、布帛以及金银珠宝等八十三部。4.礼仪典。分五礼、庆贺、吊唁、谥法、祀典、冠服等七十部。5.乐律典。分音乐、歌舞及乐器等四十六部。6.戎政典。分兵制、检阅、田猎、兵法、战略、军饷、屯田、马政、驿递及武器等三十部。7.祥刑典。分律令、审判、刑法、赦宥等二十六部。8.考工典。分工巧、木工、土工、金工、石工、陶工、染织、度量权衡、城池、桥梁、宫殿、苑囿、仓库、第宅、舟车、用品等一百五十四部。共四百五十部。每部之下按汇考、总论、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项排列有关资料,有的还有图表。所录资料原书整部、整篇或整段抄录,并注明出处,便于查核。全书采集广博,资料宏富,分类详致,条理清晰,检一得百,通贯古今。是我国现存的较大的类书。深得国外汉学家的重视,称为“康熙百科全书”。但是,书中的资料多为辑录前人类书,校核粗疏,而且有任意删节之处。引文差误、错字漏字之处也多见。所以后人多有考其误者。有原稿本,天津李氏曾得残稿数百册,赠天津南开大学图书馆。雍正六年(728)内府始印铜活字本、1934年上海中华影铜活字本,附《考证》二十四卷。1964年台北文星书店影印该书时所编《索引》可供参考。

猜你喜欢

  • 经典释文

    三十卷。唐陆德明撰。德明生于南朝陈,卒于唐贞观初(约550-约630年),吴县(今苏州市)人,其名陆元朗,字德明,以字行世。唐经学家和训诂学家,博通经籍,与孔颖达齐名。历仕陈、隋、唐三朝,隋炀帝时曾任

  • 唐诗韵汇

    不分卷。明施端教编。施端教,生平籍里失考。著有《读史汉翘》。是书采唐人近体诗,以上下平韵隶之,大抵取供集句者之用。王震序称其集句为绝艺。可知是书所由作。《四库全书》列存目。

  • 疏香馆法帖

    四卷。清金艺原辑。金芝原字寿潜,此为刻明清人书各二卷。第一卷为明代沈周、吴宽、祝允明、文征明、王宠等人书。第二卷为明代董其昌书。第三卷为明代姜宸英、释正谊、恽寿平、汪士鋐。第四卷缺。此帖选书颇精,摹勒

  • 孔子遗语

    一卷。不著编辑者姓名。此书汇集群书所引孔子之言。观其孔子卜得贲一条,自记云,已见《漆雕氏》,第与此少异。孔子曰:“吾志在《春秋》”一条,自记云,已刻再查。鲁哀公使人穿井一条,自记云,已见《集语》卷五。

  • 宗子相集

    十五卷。明宗臣(1525-1560)撰。宗臣,字子相,扬州兴化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历刑部主事、吏部文选司、福建参政。官至提学副使。著有《宗子相集》。宗臣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

  • 云逗楼集

    二卷。清杨度汪(?-1757)撰。杨度汪,字勖斋,乾隆初由拔贡生召试鸿博,授庶吉士,改德兴县知县。笃学、工诗文。是集分为赋、雅、古今诗三个部分。其中,赋,辑《御试五六天地之中合赋》、《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 广事类赋

    四十卷。清华希闵(生卒年不详)撰。华希闵字豫原,无锡人。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华希闵在校刻吴淑的《事类赋》的时候、发现此书有许多遗漏的内容,于是在《事类赋》的基础上,增加补充编为此书,附刻于其后。共二十七

  • 孟叔子史发

    无卷数。明孟称舜撰。孟称舜,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一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字子若、子适(一作子塞)。崇祯时国子监生员。入清以后曾为浙江松阳县令。工词典,著有杂剧《桃花人面》、《英雄成败》、《死里逃生

  • 连文释义

    一卷。清王言撰。王言字慎旃,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类存目》著录,云:“是编凡二字连文及一名而兼两义与两字各为一义者,均分别训释。厘为十门。词颇浅近,盖为课蒙而作,视方以智《通

  • 春秋三传异文核

    一卷。清朱骏声(详见《仪礼经注一隅》)撰。《春秋》三传传写各有师承,汉隶至唐又多变迁,故异文颇多。许慎《说文解字》去古未远,但所引经语与今本不合之处很多。骏声精于形声训诂,对三传中的异文进行考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