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厘正按摩要术 鬻婴提要说 痧喉正义

厘正按摩要术 鬻婴提要说 痧喉正义

《厘正按摩要术》四卷,《鬻婴提要说》一卷,《痧喉正义》一卷。清张振鋆(生卒年不详)撰。张振鋆字醴泉,原名筱衫,别号惕厉子,宝应(今属浙江)人。光绪年中为校官,颇有医名。《厘正按摩要术》一书为推拿按摩专书。张幼樵等校订,刊于光绪十四年(1888)。是在明周于蕃《小儿推拿秘诀》基础上,经进一步校订、增补而成,故名“厘正”。卷一为辨证,重在诊法,除收录四诊八纲诊法,尤侧重小儿望诊,并载胸腹按诊法,后者为同类文献中罕有者,体现了诊法方面的发展;卷二论立法,包括按、摩、掐、揉、推、运、搓、摇等八种手法,以及针灸、淬、砭、浴、慰、汗、吐、下等近三十种治疗方法;卷三论按摩取穴原则,强调八纲辨证与循经取穴的重要性;卷四收录二十四种小儿常见病的治疗经验及多种内服与外治方药。此书详于辨证、立法、考穴,且以手法见长,每一手法均绘之以图,弥补文字上的不足。所有论述几乎都附有文献出处。张氏于此书删繁精简,重加厘订,博采古今医籍加以疏证。较之周氏原书,内容丰富,且多所发挥。故此书对临床按摩及文献研究均具实用价值。《痧喉正义》一书刊于光绪十五年(1889)。汇集清代喻嘉言、叶天士、王孟英、吴鞠通、余师愚等二十余家有关疫证、痧证、喉证的理论与经验,分为二十九篇。由于各家观点瑕瑜互见,张氏力为辨析,每篇均加注按语,评论各家得失,使后学明辨是非,有所遵从。书中持论公平,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切于实用,于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鬻婴提要说》广集古今医籍奥旨,荟萃诸家名言、保婴方法,为预防医书。约七千余字。内容包括对乳母选择、婴幼儿饮食调护、常见疾病简易治法等。多择录古人儿科著述,后附音释。内容简洁,切于实用。有《述古斋医书》三种本(即光绪十五年(1889)张氏家刻本)。

猜你喜欢

  • 蒙古玉匣记

    二卷。不著撰人。此书蒙古名为《新译通用玉匣记》,原为汉语本宗教类书,本出自道续藏、符录神道之类。后有人把此书整理译为蒙文,即为此书。书中首先载列了“宝金匣”一项,即汉本中法师迭择记,其次载列了“一切佛

  • 春秋君臣世系图考

    一卷。清周曰年、章深同撰。周曰年,萧山(今浙江萧山)人。章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该书考订春秋各国王侯大夫的世系源流,作成图示。有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刊本。

  • 荆南倡和集

    一卷。元周砥、马治同撰。周砥字履道,江苏无锡人。马治字孝常,江苏宜兴人。二人事迹皆附载于明史文苑传中陶宗仪传末。至正间,周砥遭乱,客居马治家;马治馆周砥于宜兴荆溪之南,随事唱和,积诗一卷,各录一帙而怀

  • 豫乘识小录

    二卷,清朱云锦撰。朱云锦,字絅斋,直隶永清县(今属河北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举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游幕河南,笔录其见闻,纂成书。全书分上下二卷,上卷分圣驾巡幸中州恭纪,田赋说,耗羡章

  • 空同子纂

    一卷。明李梦阳(参见《空同子》条)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此书,题“无撰者名氏”。《四库》馆臣认为此书并非李梦阳所作,而是他人节取李梦阳《空同子》内容的十分之二三而刊刻售卖,欺蒙世人以获利。但《中

  • 安陆县志

    四十卷,首一卷。清蒋炯、梅体萱修,李道平、李延锡等纂。蒋炯,字蒋村,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廪生,官安陆知县。梅体萱,字小素,号欢庭,江西南城人,进士,继蒋炯知县事。李道平,字远山,安陆县人,进士,官

  • 诗伦

    二卷。清汪薇辑。汪薇字辱斋,广东新安(今宝安)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谁谓诗之作非以明伦,而伦之外又别有诗呢?”作者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五伦为纲而采其诗之有合于此者辑为一编,略为批示

  • 易书诗礼四经正字考

    四卷。清钟麐纂。钟麐,原名宝田,字璘图,长兴(今浙江长兴县)人,生卒年不详。咸丰辛酉(1861)顺天府的副贡生,官至内阁中书。作者原拟通考十三经,书稿后稍稍散佚,只得《周易》、《尚书》、《毛诗》、《周

  • 经说丛抄

    四卷。清谢庭兰撰。谢庭兰,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有《古文尚书辨》刊行,前文已有著录。是书首有庭兰自序,末有缪之熔跋。最初,庭兰著《读尚书隅见》、《读毛诗隅见》、《读四书隅见》三书,以卷数繁多,无力刊行

  • 学庸切己录

    二卷。明谢文洊撰。文洊字约斋,号程山,南丰(今属江西)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此书对张载之学颇有发明,力倡“主敬”、“躬行”之说。书中随文讲解,旁采诸儒之说,并以己见相参,行文类似语录体。书末附《西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