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岳志

南岳志

①八卷。清高自位、旷敏本同撰。高自位,官湖南衡山县知县。旷敏本,邑庶堂。《南岳志》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共八卷。首星次。次图考。次形胜。次祀典。次书院。次寺观。次物产。次田赋。次古迹。次碑碣。次胜游。次径路。次仙释。次纪异。次祝辞。次文艺。每门皆有小序,总列于前。兹篇与他书体例稍别,其开卷即载尔雅霍山为南岳即天柱山,又引广雅天柱谓之霍山。又引三礼义宗,言南岳谓之霍,则使人疑其所志为天柱霍山,非衡山也。其后面方点明衡山亦名霍山,如泰山之名岱岳也,即常人所称衡霍泰岱。然此霍山非尔雅霍山也。尔雅霍山与衡山,因同称霍山,人常混淆之。兹篇详证其为二山,相差甚远,诚为一功。然其所述,开篇不明,须有耐心之读者,方能终解其意。此可谓撰述无方,诚为一大欠缺。② 二十六卷。清李元度撰。李元度,字次青,湖南平江人。《南岳志》重刻本,共二十六卷。分十四门。一曰星度。二曰图说。三曰形胜。四曰祠庙。五曰祀典。六曰前献。七曰仙释。八曰书院。九曰寺观。十曰古迹。十一曰物产。十二曰金石。十三曰艺文。十四曰杂识。兹篇考证甚详,多有正旧志之误处。如金石,谓弥陀和尚碑为承远作,般舟和尚碑为日晤作。日晤乃承远弟子也,为不同之二人。嘉庆通志则谓皆为日晤作,是误以为一人矣。艺文,谓廖侁南岳九真人传序,旧志及县志皆以为传,为误。杂识,辨回雁峰日,柳子厚诗曰“正是峰头回雁时”,盖即景之作,非雁至此即回。回雁峰,山势似雁之回旋,故名。综观全书,文词雅训。刊行后,遂受时人称赞。郦道元《水经注》曾谓,山水有灵,亦惊知己,次青为功衡山尤大。诚非虚言。

猜你喜欢

  • 强识略

    四十卷。明吴梦材(生卒年不详)撰。吴梦材字国贤,崇阳(今湖北武昌)人。本书分三十九类。每类为一卷,只有杂志类分上下二卷。其内容皆截取自类书,略加编排成文。卷端刻王世贞批二行云:《强识略》,奇书也,梓之

  • 通制条格

    为元朝法令文书汇编《大元通制》的条格部分。《大元通制》颁行于英宗至治三年(1323),分四个部分:一、诏制,九十四条;二、条格,一千一百五十一条;三、断例,七百一十七条;四、别类,五百七十七条。全书已

  • 霍山县志

    ①八卷。清甘山修,程在嵘纂。甘山字岱登,号鳌峰,江西奉新县人,进士,乾隆三十年(1766)来任霍山县知县。霍山旧志,创于明万历十七年,知县陈维翰始纂辑之。天启二年,知县陈先春复修之,迄于清代,顺治十八

  • 成都府志

    三十五卷,清佟世雍修,何如伟等纂。佟世雍,三韩人,曾任成都府知府。何如伟,举人。佟世雍任成都知府时,正值乱后,其掇拾丛残,蔚成志书一部,缔构之艰,良可想见。《成都府志》康熙二十五年(1686)刻本,共

  • 师子林纪胜

    二卷。明释道恂辑。作者生卒年不详。师子林,即狮子林,江苏苏州名园之一。原为元代菩提正宗寺一部,无如禅师所建。元末画家倪瓒为之叠石成山,山形造势奇峻,起伏曲折,有如穹谷深岩,遂为胜地。假山顶有一石,状若

  • 荡寇志

    七十回。清俞万春(1794-1849)撰。俞万春字仲华,别号忽来道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年颖悟,博极群书。文武兼通,弓马娴熟,为一方硕儒。二十岁左右,随父亲到广东任所。嘉庆中叶,适逢徭民起义

  • 明儒学案

    六十二卷。清黄宗羲(详见《易学象数论》)撰。本书为我国首部学术思想史专著。共列十九个学案,202名学者,即河东薛瑄等15人;三原王恕等6人;崇仁吴与弼等10人;白沙陈献章等12人;姚江王守仁1人,附录

  • 荒史

    六卷。明陈士元撰。陈士元事迹详见《易象钩解》。是书主要记述我国远古开天辟地史事。在九头等十纪之前,增以元始本纪,言盘古、二灵本纪,言天皇、地皇,共为十二纪,疏仡纪则至帝挚止,共为三卷。帝师、帝臣、叛臣

  • 倚云阁诗集

    一卷。清汪灏(约1700年前后在世)撰。汪灏,字文漪,一字天泉,山东临清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后至贵州巡抚。处事明决,为部下尊崇。以督修河工积劳成疾而死

  • 周颠仙传

    一卷。明朱元璋撰。此书是朱元璋为记述周颠仙事迹而作。据文中所述,周颠仙,建昌(今属四川西昌)人,少得狂病,其踪迹甚怪,初谒太祖于南昌,又随太祖至金陵,后从征平定陈友谅,旋即辞去。陈友谅既平,朱元璋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