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华严孔目章

华严孔目章

八卷。唐代释智俨撰。智俨生平事迹详见《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辞条。《华严孔目章》全称为《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简称《孔目章》。是对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华严经》的论释,它把一切佛教流派分为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五教,认为《华严经》教理最高,属于圆教。后经法藏等人继承弘阐,遂成为华严宗五教判教理论的基础。全卷共有一百四十八门,卷首目次误作一百四十一门,并漏掉了业稠林章,错将三聚行稠林章和成就章合为一目。目次上虽载有华严经一部音义一目,但文中却无此内容。第一章、科简经意立渐顿圆三教。第二章、显教分齐,开渐教为始终二教,以小教而成五教。第三章,解释三种五乘,十种三乘,及诸乘性位,首开贤首一乘教义分齐章之先河。卷未以同别二教融会三乘,显一乘之妙趣,又以璎珞本业梵纲,显华严教乘分齐。于释第二会中,神佛仪式章主礼敬诸佛,乃为普贤行愿之首。于五阴十八界十二处诸章,明辨融通,立有八种无为,即百法中六种无为,据三性开真如无为。于卷二中以十门立唯识章。于卷五中以七门明往生义,最为精到。余则在第三会中释解行损益,在第五会中释顺善法数秘密真如,在第六会中释十地十愿三聚戒、十恶业、四静处八禅,和烦恼业习气,果德自在相海,在第七会中释回心贤圣四十五知识。此论章言正理顺,论及教理,唯弘华严,是研究华严宗比较有价值的史料。现有金陵刻经处刻本。

猜你喜欢

  • 九歌解

    一卷。清辛绍业(生卒年不详)撰。辛绍业,万载(今江西万载)人。此书版本有清嘉庆十八年(1801)笃庆堂刊《敬堂全集》本。

  • 周礼经注节钞

    七卷。清许珩撰。许珩另有《周礼注疏献疑》,已著录。书首有严荣序,介绍此书大概,言“五官中自《丧祝》略为删节,《考工记》一篇则全录之。注以两郑为主,参用贾疏及后儒之说,而间附以己见,为《周礼经注节钞》六

  • 四书正误

    六卷。清颜元(1635-1704)撰。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清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四存编》、《四书正误》、《习斋记余》等。颜元为学主实用,恶宋儒空谈心性,云朱熹注解经书之功,不敌

  • 四书通证

    六卷。元张存中撰。张存中字德庸,新安(今属广东)人。胡炳文作《四书通》,详于义理阐释而疏于名物考订,存中因排纂旧说,成此书以附其后,故而名曰《四书通证》。该书引经据典,字字必著出处,征引详明,于人习读

  • 积斋集

    五卷。元程端学(1280-1336)撰。端学字时叙,号积斋。庆元(今浙江宁波)人。累官国子助教,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另著有《春秋三传辨疑》。“端学之说《春秋》,勇于信心,而轻于疑古,颇不免偏执胶固之弊。

  • 袜线集

    ① 十五卷。明萧仪(1384-1421)撰。萧仪,字德容,乐安(今江西乐安县)人。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任吏部主事,因言事忤旨,下狱死。著有《袜线集》。是集为其子萧超进所编,按其原刻目录所示,

  • 沣州志

    六卷,明胡容等修,李献阳纂。胡容,新安人,曾任沣州知州。李献阳,光禄寺监事。沣州旧无志,兹篇为创修之作。《沣州志》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刻本,为六卷,首序言、修志姓氏、宸章纪、凡例、州境图谱、目录

  • 松陵文录

    二十四卷。清凌淦辑。凌淦,江苏吴江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辑吴江之文者,清初朱鹤龄《松陵文征》,仅登有关一邑掌故之文。余如顾有孝《松陵文起》、周延谔《吴江文粹》,其书皆无传。《文征》书虽存,而已残缺,

  • 古今诗话探奇

    二卷。清蒋鸣珂辑。蒋鸣珂,字芥孙,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作者因《诗话选隽》一书采辑群言颇为尽善,惜乎集隘学者少之,而据案头所积生意展阅,录其最为奇绝者,以补《选隽》中所不逮。上卷为《诗话探奇

  • 养志居仅存稿

    十八卷。清陈宗起(1798-1832)撰。陈宗起,字敬庭,号叔度,江苏丹徒人。宗起幼孤,好学深思,弱冠为诸生,道光科拔贡生,后三遇省试皆不举,遂绝意仕进,一以著书为务。宗起生平无他嗜好,除与宾客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