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明冯孜撰。冯孜字原泉,浙江桐乡人。生卒年不详。隆庆戊辰(1568)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此书分元、亨、利、贞四集,每集一卷。内容上采远古黄帝时代,下迄明代,以战功显著者,录其事迹,并以《孙子》
七卷。清王原(约1703前后在世)编。王原初名深,字仲深,号西亭。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知茂名县,有惠政,官至工科给事中,因直言降职归。学以濂洛为宗,著有《学庸正讹》、《
六卷。清张伯行(详见《道统录、附录》)撰。明代朱衡撰《道南源委录》一书,记载闽学形成过程中的代表人物。本书是在朱书基础上重加考订、整理,编纂而成。第一卷记杨时至江杞等36人;第二卷记罗从彦至陈绍叔等8
一卷。清蔡方炳撰。蔡方炳,字九霞,号息关,昆山(今属江苏)人。明末山西巡抚蔡懋德之子。著有《增订广舆记》,已著录。本书专论唐、宋二朝之铨政,颇为浅略。如谓侍郎起于隋,不知梁天监三年(504)已有侍郎之
一卷。清吴公谨(生平详见《月轮山寿藏记》)辑。此帖是摹刻明代祝允明的《成趣园记》。按其自题所说,原祝允明真迹藏于黄小松司马家所藏,孔谷园将其刻入《玉虹楼鉴真帖》,吴公谨是在孙东雅孝廉家见孔刻,觉其一二
不分卷。清曹仁虎(1731-1787)撰。曹仁虎,字来殷,号习庵,上海嘉定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侍讲学士。工诗,著有《六书转注古义考》、《七十二侯考》、《宛委山房集》、《蓉镜堂文集》、《曹学士遗集》诸
四卷。清王梦祖(生卒年不详)撰。王梦祖字竹坪,蒲城(今陕西大荔)人。作者潜心于医学五十年,自上古至当今,诸家医著无不研读。尤精于伤寒,举仲景为宗,认为伤寒为医者大纲,不可不知。于是相互考订诸家之书,历
二卷。附录一卷。清张道撰。道字少南,浙江钱塘人。是书专记潞王监国事。仿编年体,按日系事,因事附人,排比颇具条理。潞王监国事,野史罕有及之者,道因撰此书以表章之。但征引未博,且有失实之处。有些潞王佚事,
六卷。清尹耕云(?-1877)撰。尹耕云,字杏农,湖南桃源人。道光进士,咸丰间官布政使衔道台。其人官礼部曹郎时读书甚勤,举凡经史无所不窥,转御史时,弹劾王公大臣无所规避,直声动朝野。是集卷一至二为奏议
不分卷。清黄玉蟾撰。玉蟾字芬桂,江苏太仓人,曾辑有《战国纪年》一书。此书纪年采用《通鉴纲目》,但以为《通鉴纲目》还有不少缺漏,就取《史记》各世家、表、传以及《战国策》一书中纪年、诸子书中有关资料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