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冢宰文集

冢宰文集

一卷。明张紞(?-1403)撰。张统,字昭季,富平(属陕西)人,生年不详。洪武中举明经,建文时为吏部尚书。著有《云南机务钞黄》、《冢宰文集》。是集为明嘉靖中富平训导王道所辑。王道在序中称,“烽火之余,仅存什一于千百”,可知张紞之著述所遗留者仅此而已。卷首为王道所纂张紞宦绩一篇,历述其一生为官经历。其文不外奏章、杂纂之属,诗词则多为登临游览抒情及赠答之作,文学价值不高。今有明嘉靖间刻本传世,藏北京图书馆。题为《张鷃庵先生集》,但标为二卷,盖一卷为后人所撰有关紞的《死节记》《墓碑祠记》《祭文》等文字。

猜你喜欢

  • 循良前传约编

    四卷。清张先岳撰。张先岳字北拱,晋江(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又名《历代名吏传》,主要从正史中辑录历代循吏良吏事迹,按年代先后编排而成,偶有录自他书者。传后有论断,亦多循旧传,而无新意。

  • 公法会通

    十卷。瑞士Bluntschli撰,美国W.Martin译。Bluntschli,中文省译名为步伦。Milliam,中译名丁韪良。是书原以德文写成,后由刺了地译为法文,丁韪良据法文本译出。其卷一论公法之

  • 论语说义

    十卷。清宋翔凤(详见《论语郑注》)撰。翔凤承其舅氏庄述祖之学,专为公羊家言,故是书也多牵引公羊家说,实不免支离附会,如颜渊问为邦一章,以为陈明堂之法,亦春秋之法。又谓《论语》言《易》、《诗》、《书》、

  • 非石日记钞

    一卷。清钮树玉(生卒年不详)撰。钮树玉字匪石,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博览群书,著有《说文解字校录》、《说文新附字考》等书。此书是作者在紫阳书院从师于清代学者钱大昕时所作的学习日记。日记时间开始于乾

  • 桐凤集

    二卷。清曾彦(1857-1890)撰。曾彦,字季硕,四川华阳人。与其夫张祥龄俱从王闿运门下学诗,研诵楚辞、汉诗,兼作篆隶、美术遒劲,后张祥龄幕游吴中,曾彦也同行。著有《桐凤集》。此集共二卷,为五言诗一

  • 老子识小

    一卷。清郭阶(详见《周易汉书考》)撰。郭阶认为;黄帝之前,不知何所谓儒,也不知何所谓道。“道”寄托于虚无,百姓安心于自然。孔子集天、地、人之大成,以儒家学说贯穿始终,但他不参照其他诸家之言论,不能知天

  • 朱文公定古文孝经注

    一卷。宋朱申注。朱申字号、籍贯、生卒及其事迹均不可考。是书无序例,体例从古文章次,每章之后,另注今文,以为某章。惟“庶人”章,古文本分为二,而是本仍从今文作一章。章末所引诗书,一仍其旧。凡后人增添之文

  • 黑鞑事略笺证

    一卷。王国维撰。作者生卒年代及事迹见《刘祁西使记校注》条。《黑鞑事略》一书,李文田曾著有札记,但王国维所作此书考证尤为精密。王国维认为《黑鞑事略》中双行小注,都是彭大雅自注;彭氏所云按只,与徐氏所云按

  • 清河集

    七卷。《附录》一卷。元元明善(1269-1322)撰。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今属河北)人。历官南行台掾、翰林待制、直学士、侍讲学士、礼部尚书等。预修成宗、顺宗、武宗及仁宗实录。延祐二年(1315)会试

  • 春秋阐微纂类义统

    一卷。唐赵匡(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赵匡字伯循,天水(今属甘肃)人,唐代中期经学家。曾师从著名学者萧颍士,作过殿中侍御史、淮南节度判官、洋州刺史。曾与《春秋》学者啖助讨论经义,后与陆淳等一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