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先易

仪礼先易

六卷。清吕仁杰撰。吕仁杰,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今江苏东南部)人。诸生。不喜欢交游,中年时代就锐意进取,开门授徒,致力读书,不专攻举业。其徒弟能背诵《仪礼》者达十多人。著《仪礼先易》,以便于初学,另外,还著有《通论》二卷。咸丰初年去世,其传记见于《苏州府志》。本书的前面有李联琇作的序,接下来是仁杰《例言》,大义是:“三礼”中,《仪礼》为本经,《礼记》是其义疏,《周官》经讲的都是官制。《仪礼》根据礼之先后秩序,每篇曲折详尽,对其熟读深思,实可于礼缘情制之大原,恍然大悟,而对于《礼记》、《周官》,也如网在纲,因此,朱子说,读书如《仪礼》,尚完备于他书,特立文高古,辞不厌烦,意不厌复,因而韩子认为难读,况且并非决科所重,士子全读者很少,坊间摘要诸本,只是为了时艺引用的方便,不顾全经之节目。仁杰自壬申春仲至己卯秋,用了七年多的时间,对全经进行了研究,手抄成帙,用来作为课徒读本。中人之资,往往难于成诵,于是,对繁复经文加以删节,希望做到言简意赅,节目清楚,所注也详加校正。自丁亥冬至辛卯春的三年中,共易稿四次,而粗就是本,命名为《仪礼先易》。节录经文,固陋所不敢辞,聊且为初学先其易者。(末题“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八月上浣,吕仁杰谨识。)是书卷一为《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卷二为《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仪》,卷三为《聘礼》、《公食大夫礼》、《观礼》,卷四为《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用《大戴》、《小戴》、刘向《别录》、郑氏《目录》加以校正,漏阙《丧服》、《士丧礼既夕》、《士虞礼》四篇(刘向《别录·士丧礼》下,即《郑目录·既夕》,《少牢》下,即《有司彻》)。又卷五为《通论》上自《士冠礼》之冠,至《大射仪》之大夫降复位,共八十一条。按:所删节经文,如首篇《士冠礼》筮于庙门下,即接卒筮,自主人玄冠朝服,至卦者在左都被删节掉。卒筮下,即接旅占(又有所删节),大概所载者,都是礼内一段之提纲,务求简括,并非释经正法。如《记·冠义》以下,则全部删除,《士昏礼》以次,所删节者大略相同。是书《士冠礼》注,此篇主言士冠其嫡子之礼;《士昏礼》注,此篇主言士之适子取妻之礼,都和郑注不同,系用敖氏集说,实际上,郑以冠礼属士本人,所举童子在职居士位,当然极其罕见,不如敖氏之言士之嫡子为常理。若昏礼,自然是士之本人,应当依照郑注。因为古时三十而娶,其年龄已经可以为士,而《士昏礼》、《士相见礼》都根据士身自昏自相见而言,是书大概主张敖氏说,未免稍微有所偏颇。是书每篇之末尾,都有音注,大概是为了方便读者。李氏序对本书极其推崇,而认为近衍万充宗江慎修诸家之学,有时一器而博辨万言,有时一字而纷引群说,辗转抄袭,毕竟没有心得,则似乎认为吕氏之书,胜过专门重视考据者。殊不知节删经文已经使制礼者体贴人情,范围世化,委曲繁重之意,多所湮没,而《丧服》诸篇没有载入,则仍然是重视应举之本旨,更无可讳言,虽然述朱兰坡云,《丧服》绝不一及,假使《仪礼》无十七篇之名,终究成为阙典,但竟然不能补入,那么,与《约编》等书,蒙讥相同。李氏诚然难免于是凡非素,不能以书名“先易”作为解释。此书有道光二十六年(1846)师敖书屋刊本。

猜你喜欢

  • 朱襄毅疏草

    十二卷。朱燮元撰。朱燮元(1566-1638)明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万历进士,历官兵部尚书,总督四川、贵州军务,后晋左柱国、少师,事迹具见《督蜀疏草》条。《朱襄毅疏草》及其总督云贵时,论平定诸苗奏疏

  • 文苑春秋叙录

    一卷。明崔铣撰。崔铣(1478-1541),字子钟,号后渠,乐安(今属江西)人。目录学家。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编修,为南京吏部主事,后擢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致仕。一生嗜书,著述颇丰

  • 孝感县志

    十六卷,清胡国佐纂修。胡国佐,字仲梁,奉天辽阳人,荫生,官孝感知县。按县志始修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县令郭斗,续修于万历三十一年(1601)县令余桂萼,均未成书。至顺治十六年(1659),县令张擢

  • 春秋经传类求

    十二卷。清孙从添、过临汾撰。从添号石芝,江苏常熟人;临汾,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据作者自序称,其本苏轼“《春秋》当以类求”一语,遂撰此书。书取《春秋》“三传”及胡安国《春秋传》的内容,分为一百二十门;

  • 绍兴正论

    一卷。旧本题湘山樵夫撰。记述绍兴年间因不附和议而被贬谪的张浚、赵鼎、胡铨等30人事。每人略具事实,多者三四行,少者仅一二语。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有《绍兴正论》二卷,注云:“序称潇湘野人,不著名氏,

  • 陆氏世史钞

    六卷。明陆浚源撰。浚源字号不详,平湖(今属浙江)人。生卒事迹不详。自称陆贽二十九世孙。该书专记历史上陆姓之人事迹,并作为谱谍,考述世系。采陆氏人名见于正史者,共计120人。各录其史书本传,汇为一编。寓

  • 钦定平定教匪纪略

    四十二卷。清托津等撰。托津(1755-1835),字知亭,姓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嘉庆朝官至军机大臣。《清史稿·托津传》说他为人“朴诚”,清仁宗在综理政务时,“于行省有重事大狱,率以任之,无一岁不奉使

  • 独异志

    三卷。唐李冘撰,生卒年,生平均不详。其作者《新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作“李亢”,另外一些钞本或“李元”、“李冗”,未详孰是。这部书是唐代兼收志怪和志人的笔记小说集。此书原本早佚,原书署名已难

  • 寿金盦石刻

    四卷。清斌良书。斌良字笠耕,官侍郎,其《抱冲斋帖》己著录。此其自书。第一卷临米芾小楷《千字文》。第二卷临陈子昂、赵松雪《感遇诗》。第三卷临赵孟頫《抚州永安禅院僧唐记》。第四卷缩临《兰亭序》,并赵孟頫十

  • 素庵文稿

    二卷。王珏(生卒年未详)撰。王珏,清末翰林院编修王补之子,湖南湘乡人,生平无考。此文稿上卷为读《春秋三传》、《孟子》、《礼记》、《孔子家语》书后等文二十二篇。下卷为读《史记》、《后汉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