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说

五经说

七卷。元熊朋来(生卒年不详)撰。朋来字舆可,学者称天慵先生,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南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仕元为福清县判官。除此书外,尚有《小学标注》、《天慵文集》等。此书亦称《熊先生经说》,包括《易说》、《诗书说》、《春秋说》、《三礼说》、《大小戴记说》、《杂说》六部分。朋来之学恪守宋人,完全继承师说,门户所限,丝毫不敢逾越,所以在对五经的训释上,特别是在音义上与古音古义多有出入。但其书发明义理,立论颇为醇正,于礼经尤疏证明白,在宋学中已是非常难得的。今存有通志堂经解本。

猜你喜欢

  • 同异录

    二卷。明陆深(生卒年不详)撰。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嘉靖(1522一1566)间,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善文章,热心史学。著述繁富,有《南巡日录》、《北还记》、《淮封日记

  • 不二斋文选

    七卷。明张元忭(1538-1588)撰。张元忭字子荩,号阳和,浙江绍兴山阴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卒谥文恭。著有《绍兴府志》等。是集为张元忭诗文别集。凡七卷,其中文六卷、诗-卷。卷

  • 道德真经解

    二卷。宋陈象古(生卒年不详)撰。陈象古曾官任承议郎,传说他儒道兼通。撰有《道德真经解》。宋人研究《道德经》者,有的主张道德分别,有的主张道德混一。陈象古认为道包于德,德和于道,没有分别,主张道德一体。

  • 唐宫闺诗

    二卷。清刘云份撰。刘云份,里籍、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集为唐代女诗人诗选。凡二卷。《四库全书总目》误记为“国朝费密编”,孔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已予指正。据卷前刘云份所撰《叙》称,他遍阅晚唐诗人诸

  • 意林

    五卷。唐马总(生卒年不详)所撰。马总字会元,陕西扶风人。他一生著述颇多,曾有《通纪》七卷、《意林》五卷、《年历》《奏议》等百余卷。梁朝时,庾仲容博采周、秦以来诸家杂记约一百七家,摘其要语为三十卷,名曰

  • 影北宋二体石经宋拓残本

    (癸亥夏上虞罗氏影印本)罗振玉辑。计宋拓汴学石经《周易》残字八行,内容为升卦九二至九三的爻辞及象辞。《尚书》五十九行,内容为《武成》、《洪范》之文。《诗经·小明》十六行。《礼记》之《檀弓》、《月令》、

  • 周易筮述

    八卷。清王宏撰(1622-1702)撰。宏撰字文修,一字无异,号山史,陕西华阴人。康熙十八年(1679)尝举为博学鸿词。王宏撰因朱熹说《易》本卜筮之书而作此书,以阐述其义。卷一为原筮、筮仪、蓍数。筮仪

  • 明珠玉

    八卷。明王谔编。王谔字秉忠,江苏江阴人。生卒不详。是书成于成化十年(1474)。选明一代之诗,自刘基以下凡数百家,而所录只七言律诗一体。盖用《唐诗鼓吹》例。《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 龟陵集

    二十一卷。《诗集》十四卷。明蔡忠尧撰。忠尧字仲文,号东郭子。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官松溪教谕。是时,以方正学的《逊志斋集》为大宗,忠尧与正学同乡,深得其“义理”、“道德”

  • 韬略世法

    十二种,十五卷。不著编辑者姓名。该书所收均属兵家类著作。盖明末时鉴于文辞日浮、武备日弛,边疆战事日益紧急,于是明政府决定士子加习武备,科举考试也相应增加此类内容。《韬略世法》即为适应当时形势而编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