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经补韵考证

九经补韵考证

一卷。清钱侗(1778-1815)撰。钱侗字同人,一字赵堂,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钱大昕弟大昭之子,经学家、文字音韵学家。嘉庆庚午举人,议叙知县,因丁忧归家。钱侗对于经史传志,无所不通,在历算学方面,也能究其原本。专治《说文》,功力尤深。又善音韵、书法、篆刻。所著除此书外,尚有:《孟子正义》、《方言义证》、《吴语诠》、《续隶续》、《斯乐堂印在》、《集古印证》、《斯乐堂词》、《蓬莱山馆诗草》、《斯乐堂诗文集》等。宋代杨伯岩的《九经补韵》(《四库全书总目》已著录),乃是因官韵漏脱,于是拟取九经的文字加以补足,因此假借或者重文九字,往往注明添入某韵之内,并无严密限制,而且只引经文,未加详证。此后明代姚应仁曾加以校刊,新安吴琯再加校刊。但姚氏本流传甚少,吴氏本又多舛讹,难以究诘。钱侗对所得影宋钞本,悉心勘点,随条考证,分别疏录,以期相互发明,因成本书。大大纠正了姚应仁、吴琯各本的讹误。吴本所增多的五十字,是杨本、姚本所无,也附录篇中,分辨其纰谬。对杨书也有所补正。但也有因未及深考,不够精到之处。如《礼记》“郊特牲”、《玉藻》“再命祎衣”、《曲礼》“下为坛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封具等条即是。但总的说来,本书颇为精详,不仅其考证可供参考,就是引用杨伯岩原作也最为完善。有自刻本,后知不足斋丛书本,汁筠斋丛书本,粤雅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太古堂集

    二卷。明高宏图(?-1645)撰。高宏图,字研文,一字子犹,号斋,山东胶州人。生卒年不详。生年不详。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福王时为东阁大学士。南京破后,不食而死。事迹具《明史

  • 宗藩训典

    十二卷。明冯柯(生卒年不详)撰。冯柯,字贞白,慈溪(今浙江省慈溪县)人。以荐举侍襄靖王书堂,此书即奉襄王命所作。取史书中诸藩封行事可为劝戒者,摘录其略,并各系以评论。上起秦、汉,下迄金、元,共得宗属七

  • 三命指迷赋

    一卷。旧本题宋岳珂补注。岳珂所著有《九经三传沿革例》、《愧郯录》、《桯史》、《金陀粹编》、《宝真斋法书》及《赞玉楮集》等书,而不闻有此《三命指迷赋》。《宋史·艺文志》也不著录。惟《桯史》中有岳珂与瞽者

  • 辽州志

    ①八卷。清杨天锡修,侯维泰纂。杨天锡字荣九,辽宁辽阳人,荫生,康熙十二年(1673)任辽州知州。在任期,为政廉明,恤孤寡,新学宫,颇为士民敬戴。侯维泰,邑人,顺治五年(1648)贡生,官宁国府通判。考

  • 秉忠定议集

    二卷。未著编辑者名氏。嘉靖十年(1531),都御史宋沧巡抚四川,平真州周天星之乱。当时同官于蜀者作为《凯歌》、《露布》等篇,汇成一书,以记其事。书名取明世宗所赐玺书有秉忠定议,条奏肤功语。是书有四库本

  • 洪范说

    一卷。清李光地(1642-1718年)撰。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年间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治程朱理学,曾奉命主编《性理精义》、《朱子大全》等书,著有《榕村全集》。卷首有李光地自

  • 寿金盦石刻

    四卷。清斌良书。斌良字笠耕,官侍郎,其《抱冲斋帖》己著录。此其自书。第一卷临米芾小楷《千字文》。第二卷临陈子昂、赵松雪《感遇诗》。第三卷临赵孟頫《抚州永安禅院僧唐记》。第四卷缩临《兰亭序》,并赵孟頫十

  • 子书百家

    见《百子全书》。

  • 律吕新书

    二卷。宋蔡元定撰。元定字季通,建阳(今福建建阳)人,绍兴五年(1135)生,庆元四年(1198)卒。事迹具见《宋史·道学传》。朱熹称其律书法度甚精,近世诸儒皆莫能及。是书分两卷,一为律吕本原,凡十三篇

  • 右台仙馆笔记

    十六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治经、子、小学,撰《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俞氏精句读,审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