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临春阁杂剧

临春阁杂剧

清吴伟业(1609-1672)撰。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国子监祭酒等。事迹参见《梅村集》条。吴伟业在戏曲创作方面也有一定贡献,主要剧作有杂剧《通天台》、《临春阁》、传奇剧《秣陵春》等,均署名灌隐主人。《临春阁》一剧写主人公谯国夫人洗氏,以妇女之身,任岭南节度使,凡岭南岭北之刺史,以至缅甸、真腊等国,皆服之。陈后主嘉其功,欲升任之为岭南都护府大将军,命贵妃张丽华草诏书,召洗氏至临春阁赐宴,而命狎客江总、孔范及张贵妃、女学士袁大舍陪席。翌日张贵妃与洗氏及袁学士共赴青溪山下张女郎庙中听庐山智胜禅师讲经。禅师知陈将亡,暗喻其意,且谓洗氏曰:“他日至越王台下,当知此意。”洗氏与张贵妃作别,归岭南。未几,闻隋兵攻江南,洗氏起义兵赴江南,途中宿营于越王台下,夜梦张贵妃来,叹语悲运,醒得急报,江南失陷,后主出降,张贵妃及孔贵妃均已自缢。忽有一僧来投书,拆视之,则为智胜禅师所题之诗,点示玄机者,洗氏乃解甲,遣散诸军,入山修道。此剧亦为哭明亡之作,似以陈后主比明福王者。此剧缺乏生动景致,非佳构,要之吴伟业之诸作,词曲固佳,以此剧而言,则非成功。但以时代背景观之,不胜感慨,令人恻然伤心,固可传之作也。有《杂剧新编三十四种》本、《暖室汇刻》本。

猜你喜欢

  • 琴谱大全

    十卷。明杨表正撰。杨表正字西峰,延平(今福建南平市一带)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记录古来琴谱诸调,搜集很广。其中考证音文,注明指法较详。此书初刊于万历元年(1573),后又经校正,增以新曲。《四库全

  • 春秋左氏五十凡

    一卷。清段玉裁撰。详见《春秋左氏古经》条。

  • 襄垣县续志

    二卷。清李汝霖纂修。李汝霖字雨人,河北永年县人,咸丰十年(1860)进士,以主事用,签分户部山东司行走,同治九年(1870)改就外任,加同知衔,十三年(1874)选授襄垣知县。光绪初年李汝霖莅任,开始

  • 运筹纲目

    八卷。决胜纲目 十卷。明叶梦熊撰。梦熊字南兆,归善(今广东惠阳)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己丑年(1529)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事迹附见《明史》卷二百二十八《魏学曾传》。此书乃其以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三

  • 庸庵集

    十四卷。元宋禧撰。宋禧初名元禧,后改名禧。字无逸,号庸庵。生卒年不详。余姚(今属浙江)人。元至正十年(1350)中浙江乡试。补繁昌教谕。明初预修《元史》,其中“外国传”自高丽以下悉出其手。书成不受职,

  • 云在诗钞

    九卷。清查祥(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查祥,字星南,号谷斋。浙江海宁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年至八十余而殁。本诗集未经刊行。有清抄本。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 抱朴子内外篇

    八卷。晋葛洪(详见《肘后备急方》)撰。传说葛洪尝闻交趾(今越南)产仙丹的原料,于是他晚年求得去广西句漏县当县令,以便就近采药炼丹。他携全家到广州,被刺史郅狱婉留,不得已隐居罗浮山修炼,自号抱朴子。《抱

  • 经书卮言

    一卷。清范泰恒(生卒年不详)撰。泰恒字无崖,籍署河内(今河南沁阳),乾隆十年进士,官崇义知县。除本书外,还有《燕川集》十四卷,《燕川诗集》一卷。泰恒本书大体上是以文体论经,认为古文《尚书》是伪书,其根

  • 时事新论

    十二卷。英国李提摩太(详见《西铎》)撰。李提摩太曾于光绪十六七年间(1881-1882)主持《天津时报》之馆务,常撰文议政,持富民强国之说,其他报刊多转录之。1886年,他将五年间在《天津时报》上发表

  • 大学发微

    二卷。刘次源撰。是书首有刘次源自序,次以经传分篇释例。卷一为《大学》经,卷二为《大学》传。传又分《诚意篇》、《正修篇》、《修齐篇》、《齐治篇》、《治平篇》。《戴记》本无经字,也无传某篇字,特为标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