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皋录

东皋录

三卷。明释妙声撰。释妙声,字九皋,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元末居景德寺,后居常熟慧曰寺,又主平江北禅寺。洪武三年(1370),与释万金同被召,总领全国佛事。所作诗文,辑为《东皋集》三卷。洪武十七年(1384),其徒德始刊行。《明史·艺文志》、明僧《宏秀集》皆作七卷。此本有汲古阁印,盖毛晋家钞本。前有毛晋题识,亦称德所刻,凡诗三卷、杂文四卷。而其书杂文及诗仅为三卷,可能是在传录时有所合并。妙声入明时,年已六十余,诗文多至正中所作。故顾嗣立《元诗选》亦录是集。妙声与袁桷、张翥、危素等俱相友善,故所作颇有士大夫风气。当元季扰攘之时,感事抒怀,往往激昂可诵。杂文体裁清整,四六俪语,亦具有南宋遗风。本书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篁墩集

    九十三卷。明程敏政(1445一约1499)撰。程敏政字克勤,休宁(今属安徽)人。十岁时以神童荐,英宗召试,即日赋圣节及瑞雪诗,并经义各一篇,援笔立就,文采粲然,奉诏读书于翰林院。成化二年(1466)进

  • 圣济总录

    二百卷。宋徽宗(详见《圣济经》)敕撰。徽宗撰《圣济经》同时,又诏示天下广进医方,组织医官整理辑录,并同御府所藏,编次成书,题名《政和圣济总录》,简称《圣济总录》。此书撰写历时七年(1111一1117)

  • 晋记

    六十八卷。清郭伦撰。郭伦字凝初号西山,萧山(今属浙江省)人。乾隆年间举人,著有《十七朝史论一得》。《晋记》书前有郭伦序文,称读《晋书》的过程中有感于“取舍失衷,是非瞀乱”的缺陷,以“其中唯诸志稍有可观

  • 春秋贯摄

    二卷。不著撰人。全书分为上下二卷,共二册,卷端题“谦牧堂钞写”。第一册首页有“谦牧堂藏记”白文方印,及白文“继震”、朱文“又云”等小方印;末页有“守鹿杨氏世家”朱文方印。第二册略同,只是首页无谦牧堂印

  • 中庸解

    ① 一卷。清任大任撰。大任字钧衡,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此书不录经文,只标明节次,分段诠释经文,多采用先儒旧说。② 一卷。清马国翰(详见《论语谶》)编辑。是书搜采多僻,与所辑《大

  • 方氏易学五书

    五卷。清方申撰。方申,生卒年不详,字端斋,江苏仪征人。本姓申,少孤家贫,其舅姓方,取方申为子,由此改姓方,以申为名。由于家中贫困,常受雇于人,为之撰写为生。事母至孝,只要是自己第一次吃的东西,一定先用

  • 画墁集

    八卷。宋张舜民(1034?-1100?)撰。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邠县)人。进士出身,为襄崇县令。元祐初,司马光因其才气秀异,刚直敢言,荐为监察御史,累擢吏部侍郎。因参与

  • 资治通鉴

    二百九十四卷 北宋司马光等撰。又考异、目录三十卷。是北宋时代修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下迄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之外,参加编

  • 恬志堂诗话

    三卷。明李日华(1565-1635)撰。生平详见《梅墟先生别录》。此编载曹溶《学海类编》中,乃摘其“诸杂著中论诗之语,凑合成编”。书中所载主要针对具体诗作的品评及诗人轶事,也有李日华自叙作诗体会之语。

  • 示儿切语

    一卷。清洪榜撰。洪氏生年见“四声均和表”。此编以简明之句示切语之方。认为凡切语均由切上字定位,切下字定音。同位为双声,同音为叠韵。因取三十六字母定位分等,悉采《广韵》切语之切上字,各归其母,并列其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