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丁戊之间行卷

丁戊之间行卷

十卷。清易顺鼎(1858-1920)撰。生平详见《琴志楼词》(辞目)。此编共十卷。卷一为赋、卷二为骈文、卷三至卷七为古今体诗,卷八为词,卷九为南北曲,以上皆作于光绪三年(1877)至四年(1878),故名《丁戊之间行卷》。卷十为湘弦词,此卷为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绪元年(1875)所作。所作皆抒写己意,初不敢依附汉魏六朝唐宋之格调以为格调,亦不敢牵合三百篇之性情以为性情,易顺鼎诗学中晚唐,与樊增祥齐名,并称为近代诗坛中晚唐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咏物、写景、咏史、抒怀各种题材均有。写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诗作,慷慨激昂,洋溢着爱国激情。如《感事书怀》:“衮衮诸公满汉京,不应无计答升平。已巳东帝连西帝,犹自南兄依北兄。骑虎势难今日下,屠龙势早昔年成。版泉涿鹿天王事,莫道皇家总厌兵。”其他如《华阳镇谣》和《宁陵县界始见种罂粟,以东更盛》等诗,对清朝地方政府与人民的矛盾也有所反映。另外,也有一部分诗思想平庸,情趣卑下。陈衍评其:易顺鼎“与樊山布政称两雄,惟樊山始终不改此度,实甫则屡变其面目,为大小谢,为长庆体,为皮、陆,为李贺,为卢仝,而风流自赏,近于温、李者居多,虽放言自恣,不免为世所訾,然亦未易才也。”(《石遗室诗话》)。王以敏评道:“其勇敏神隽似长源、长吉二李,而其憔悴婉笃则又似卫叔宝。所著诗古文词,哀韵顽艳往往令人泣下”(《魂北集序》)。有光绪五年(1879)贵阳刻本。

猜你喜欢

  • 艺经

    一卷。魏邯郸淳撰。清马国翰辑。此书史志未载,各书所引,并言邯郸淳《艺经》,可知其必有所本。书佚已久,马国翰集为一卷。其中论棋较多,言棋局纵横各十七道,与通说十九道不同。言投壶说,投壶法十二筹,以象十二

  • 四书索解

    四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详《仲氏易》条。毛氏生前曾对四书中无注解或有注而经注互相矛盾的经文疑义作有笔记,计有一百余条,名《四书疑义》,有问有答。毛氏没后其子删去答而仅存疑,汇为一编,名为《四书疑案》。

  • 十六国年表

    一卷。清朝张愉曾撰。张愉曾,字庭硕,清徽州(今甘肃徽县)人,著有《十六国年表》。其书以崔鸿所记录之十六国事、仿照《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之例,年经国纬、条理分明,且便于寻览。其从父张潮,收录在《昭代从书

  • 异苑

    十卷。南朝刘敬叔(?-约470)撰。刘敬叔,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东晋时,初任中兵参军,义熙十三年为骠骑将军刘道怜参军,后为刘毅郎中令,因事得罪刘毅,被毅奏告,免官。宋元嘉三年为给事黄门郎,太始中去世

  • 易义便览

    三卷。清向德星撰。向德星字云路,溆浦人。此书前有乾隆十一年(1746)向德星的自序。大旨以朱子《本义》为主,附采《大全》、《蒙引》、《存疑》诸说。取初学易于循省,因此以“便览”为名。其卷首六十七图是向

  • 经籍异同

    三卷。明陈禹谟撰。陈禹谟字锡元,常熟(今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官至四川按察司佥事。本书杂引《五经》经文以证《四书》异同,又引《四书》证其他书籍异同,以其他书籍互证异同,故而名为《经籍异同》。其中《

  • 说文段注案钞

    一卷,附《补钞》一卷。清桂馥撰。参见《说文解字义证》。是编为桂氏读段氏《说文注》的札记,各条下间加按语,有纠正段注之处,亦有引申段注之处。例如:“俦”字下段注:“自唐以前用‘俦侣’皆作‘畴’,绝无‘俦

  • 论语郑义

    一卷。清俞樾(1822-1907)撰。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著有《春在堂全集》。注《论语》的书以何晏《集解》所载孔安国注最早,但有人怀疑其为赝品,不足依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称,郑玄就鲁

  • 高唐州乡土志

    不分卷。清周家齐编。周家齐详见光绪《高唐州志》。周家齐掌高唐州后,奉学部令,命撰乡土志,以供州历史、地理教材之参考。家齐乃将原所搜辑修志资料,择其重要而按学部所颁门类,纂成乡土志。《高唐州乡土志》光绪

  • 楚辞考

    四卷。(日)冈松谷(1820-1895)撰。冈松谷,名辰,字君盈,号谷,丰后人,学于帆足万里,出仕于熊本藩,明治时期为东京大学教授。著有《庄子考》四卷等。《楚辞考》采录的作品包括《楚辞灯》所收的屈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