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秦始皇和秦二世的统治十分残暴。当时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力役三十倍于古,触犯刑律者比比皆是,监狱人满为患。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征发淮河一带贫苦农民九百人到渔阳(今北京密云)戍守,行至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遇雨,路不通,不能按时到达渔阳。秦法规定,戍卒误期者斩。戍卒陈胜、吴广商议:误戍期死,逃亡亦死。横竖无路可走,不如起来反抗。因而发动九百戍卒起义。他们杀死押送他们的将尉,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陈胜自称将军,吴广为都尉。陈胜派葛婴率兵进攻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自己统率主力部队向西进军,贫苦农民踊跃参加。当进军到陈县(今河南淮阳)时,农民军已有兵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余人,步兵数万人。农民军攻占了陈县,陈胜接受了三老豪杰的建议,自立为王,号“张楚”。接着,农民军分兵三路:一路由吴广率领进攻荥阳;一路由周文率领进军关中;一路由宋留率领迂回南阳,攻打武关。周文进至关中,秦二世被迫赦免了修筑骊山陵的刑徒和奴产子,由章邯率领迎击农民军。周文战败自杀,吴广也被部下杀死。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十二月,陈胜亲自督战至下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城父集)被其车夫庄贾杀害。宋留在得知陈胜已死后,向秦军投降,秦二世将其车裂。陈胜吴广直接领导的起义,虽然只六个月就失败了,但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其革命精神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给秦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其后,在陈胜吴广起义影响下参加反秦斗争的刘邦、项羽,终于击败了秦的主力,灭亡了秦朝。

猜你喜欢

  • 潘季驯治黄

    潘季驯, 字时良,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进士。历任右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工部尚书等职,是明代杰出的治理黄河专家。嘉靖、万历年间,四次治理黄河、淮河,前后二十

  • 苏武牧羊

    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苏武,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遇匈奴内乱,被单于扣留。匈奴软硬兼施欲迫使苏武投降,苏武不屈服,被迁徙至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匈奴声称待公羊产子方使苏武归

  • 都督

    官名。汉末以来,历代多置,性质不一。辛亥革命时期,各省独立,一般设置都督统率民军,并兼管民政,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1913年1月8日袁世凯公布《现行都督府组织令》,原则上实行军民分治,民政特设民政长,

  • 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

    亦称天津都统衙门。为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设立的殖民统治机构。1900年7月14日(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八国联军侵占天津,7月30日(七月五日)由俄、英、日三国指定具有同等权利的三人组成“临时政府”。

  • 十九信条

    见“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 襄邑会战

    太和四年 (公元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时与前燕在襄邑(今河南睢县内)进行的一场战争。参见“桓温北伐”。

  • 中英缅甸条款

    见“中英会议缅甸条款”。

  • 优待清室条件

    辛亥革命时期南北议和代表讨论对清帝退位后的“处置”问题,制定出《关于大清皇帝辞位后之优待条件》八款,主要内容是:清帝逊位后其尊号永存不废,民国待以外国君主之礼;皇室岁费每年四百万元由民国拨给;清帝暂居

  • 申公巫臣使吴

    管仲相齐过程中的一项改革内政的措施。这项措施是针对鄙野的农民而实行的,即根据农民种植土地的肥瘠及收成的多少征收不同的赋税。这项措施的目的,在于防止农民因赋税不均而流徙。

  • 关陇起义

    北魏末年敕勒族人胡琛和羌族人莫折大提先后领导的关陇地区人民大起义。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四月,胡琛自称高平王率众起义,为魏将卢祖迁所败,率部北撤。六月,莫折大提在秦州(今甘肃天水)自称秦王,聚众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