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辽阳保卫战

辽阳保卫战

甲午战争中,辽阳人民抗击日军,保卫家乡的战斗。辽阳是奉天的南大门,辽阳的安危,与整个奉天息息相关。驻扎在海城、岫岩的日军先后四次进犯辽阳,均遇到了民团武装的顽强抵抗。据《辽阳县志》记载,他们使用原始武器,“昼张旗帜,夜燃火把,出没往来,虚实并用”。1895年1月10日(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十五日), 日军侵犯棘楼堡子,团勇奋力迎击,打死日军七人,生擒一人。17日,日军再扰韩家岭,被徐珍所率团勇击退,并将潜家大岭夺回。日军于19日再犯韩家岭,被魁福率领的团勇击毙数十人,并“阵斩倭督队官一名”, “夺获器械衣帽等件”。28日,日军五百余人,进犯梨宝沟岭口,结果又被团勇打得大败而逃,团勇乘胜追击十余里。辽阳人民机智、顽强的抵抗、粉碎了日军“取奉天度岁”的狂妄叫嚣。

猜你喜欢

  • 五九国耻

    1915年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二十一条”,经过秘密交涉,袁世凯为换取日本对复辟帝制的支持,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于5月9日承认了日本政府提出的要求,丧权

  • 给客制

    曹魏政权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常把国家领有的屯田农民赐给世家大族,国家免除这些农民的赋税徭役。史称“给客制”。它实行于曹魏后期,西晋以后,发展成为系统的荫客制度。

  • 张慕起义

    蜀汉广汉(治今四川广汉北)、绵竹(治今四川德阳北)农民起义。诸葛亮的南征北伐战争,加重了人民负担。建兴五年(公元226年)广汉、绵竹地区农民,在张慕领导下,举行起义。杀贪官污吏,夺取军需物资。都尉张嶷

  • 四时捺钵

    辽代以春、夏、秋、冬四季而设置的四处行帐,犹汉族皇帝的行在、行营。辽建国后,皇帝按四时外出游猎,以契丹内外大小臣僚及部分汉官随行扈从,并于游猎地区设置行帐,名为“捺钵”,以为驻跸之所。捺钵初无定制,至

  • 杨家将抗辽

    杨家将, 系指杨业及其投身于抗辽、抗西夏事业的子孙们。业,一名继业,本名重贵,宋麟州(今陕西神木北)人。初为北汉名将,赐姓刘,在抗辽抗宋战争中屡建功勋,号称“无敌”。北汉亡,归宋,复姓杨。任为右领军卫

  • 燕然都护府

    唐在北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个政权机构。唐朝北部地区,居住着突厥、铁勒等少数民族。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军大破突厥, 东突厥灭亡。其后,铁勒部的薛延陀成为漠北强部。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薛

  • 齐魏相王

    战国中期魏惠王与齐威王会见于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互相承认为王。经过齐魏之间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魏国遭到两次大败,元气大伤之后,东方受到齐国的威胁,西方又受到秦国的压力,魏惠王乃接受相国惠施的建议,

  • 民政部

    清末官署名。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由巡警部改设,主官为尚书、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承政(总务)、参议(议订法令章程)两厅及民治(地方行政)、警政、疆里、营缮、卫生五司。所属还有内城巡警总厅、外城巡警

  • 楼船

    本指有楼的大船,古代多用于作战。西汉时根据地方特点训练各个兵种,江淮以南各郡训练水军,称为“楼船”。

  • 天地会

    又称三合会、三点会,清代民间秘密组织。其成员主要是农民、手工业工人和城市平民等劳苦大众,也有汉族地主阶级反满派。汉族地主阶级反满派参加这个团体的目的,是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图谋私利,他们强调“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