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简称汉冶萍公司。中国最早的新型钢铁联合企业,包括大冶铁矿、汉阳铁厂、萍乡煤矿。今武汉钢铁公司的前身。1889年(光绪十五年)两广总督张之洞筹备广州炼铁厂,不久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该厂随迁汉阳。1891年(光绪十七年)张之洞开办大冶铁矿投产。1893年(光绪十九年)汉阳铁厂建成,次年正式投产。开始均为官办。中日甲午战后,因经费难筹,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改为官督商办,由盛宣怀招股一百万两接办。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又招股一百万两,在江西萍乡设局采煤,形成联合企业的雏型。因为连年亏损,握有实权的盛宣怀以生铁、矿沙作抵押借贷外债,使日本资本渗透进来。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经盛宣怀奏准,将铁矿、炼铁厂、煤矿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汉阳铁厂工人三千人,年产钢七万吨;萍乡煤矿工人三千余人,每年产煤六十万吨;大冶铁矿工人千余人,年产矿沙五十万吨。汉冶萍公司为当时东方最大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其中冶炼铸铁等个别项目已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该公司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继续大借日债,致使大权落入日人之手。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部分设备拆迁重庆成立了大渡口钢铁厂,萍乡煤矿部分设备拆迁广西,其余均为日军霸占。战后由国民党政府接收,解放后回到人民手中。

猜你喜欢

  • 民三约法

    见“中华民国约法”。

  • 浙东起义

    唐末农民起义。领导者为裘甫(一作仇甫)。浙东是唐王朝财赋主要来源地之一,农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特别严重。同时,浙东又是唐朝军事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故唐末农民起义首先从这里爆发。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

  • 吴(孙吴)

    三国之一。东汉末年,孙策率兵渡江进取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俗称此段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占有江东六郡之地。孙策死后,弟孙权继为首领,不断向南扩展势力,占据了今广东、福建和湖南大部分

  • 没藏氏专权

    西夏初贵族争夺权力的斗争。西夏建国前后,野利氏与没藏氏是最有权势的两个贵族集团。野利氏以后族支持元昊称帝之后,权势更加膨胀。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公元1042年)太子宁明病死,元吴遂另立野利后生子宁令哥为

  •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简称《十九信条》。清政府为挽救垂危的统治而颁布。武昌起义爆发,湘、陕等省相继响应,清政府受到极大震动。1911年10月29日(宣统三年九月八日)驻滦州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与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等联名

  • 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

    见“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

  • 大仪镇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九月,金与伪齐联兵自泗州(今江苏盱眙东北)渡过淮水南下。十月,进至扬州大仪镇(今江苏杨州西北)。宋将韩世忠亲率骑兵迎战。命士卒伐木为栅, 自断归路,各持长

  • 维扬之变

    指南宋朝廷南奔扬州,又自扬州狼狈渡江遁逃避敌一事。赵构重建宋朝后,不敢返回故都开封。遂采纳妥协派汪伯彦、黄潜善建议,于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月逃往扬州避敌,惶恐失据,委国政于汪、黄,做继续南逃的

  • 帝后党争

    清末以光绪皇帝载湉为代表的帝党与以慈禧太后那拉氏为代表的后党之间的斗争。清统治集团内部帝、后两党的矛盾由来已久。1874年(同治十三年)同治帝死后,那拉氏立自己的侄子、外甥、四岁的载湉为帝,改年号为光

  • 回回司天监

    元代中央官署名。掌观测天象,推算历法。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忽必烈征辟回回天文学者。西域札马鲁丁撰进《万年历》,受到忽必烈信用。至元八年,建回回司天台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以札马鲁丁为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