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戊戌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运动

清末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变法运动高潮是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因是年为农历戊戌年,故称“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竟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港湾,争夺贷款,扩大对华投资,掠夺路矿权利,致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正在成长壮大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瓜分狂潮的刺激下,要求改革政治,抵御外侮,发展资本主义。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利益的维新派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康有为曾先后七次上书光绪皇帝,陈述变法之必要并提出各项新政建议。第三次上书送到了光绪皇帝手中,光绪皇帝从救亡图强和同慈禧太后争权出发,逐渐倾向维新。1895年8月(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康有为、梁启超既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大力宣传变法思想;又成立北京强学会,团聚维新人士及清室官僚。11月(十月)康有为在上海成立强学会,并出版《强学报》。翌年强学会被顽固派查封后,维新派又创办《时务报》,由梁启超任主笔, 《时务报》在变法运动中,发挥了时代号角的作用。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赶回北京,第五次向光绪皇帝上书请愿,要求光绪皇帝取法俄、日以定国是;大集群才而谋变政;听任疆臣各自变法。并警告光绪皇帝,现在如再不变法图强, “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1898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八日)康有为向光绪皇帝上《应诏统筹全局摺》(第六书),断言“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并且提出“大誓群臣以定国是,立对策所以征贤才,开制度局而定宪法”。几天之后,又上了第七书,提出仿效俄国,实行变法。4月(三月)康有为等在北京成立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于6月11日(四月二十三日)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16日(二十八日)召见康有为,面询变法事宜,并命康有为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特许其专折奏事。从6月11日到9月21日(八月六日)三个多月中,维新派新政建议次第上达,光绪皇帝颁布了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的一系列新政上谕。维新运动一开始就遭到慈禧太后及顽固守旧派的反对。6月15日(四月二十七日)慈禧太后胁迫光绪皇帝连下三道谕旨,罢黜光绪皇帝师傅、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解;规定二品以上大员授新职,要恭诣皇太后谢恩;委任荣禄为直隶总督、节制北洋各军。9月21日(八月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旨在推翻“新政”、重掌清廷实权的政变,戊戌变法运动宣告失败。

猜你喜欢

  • 瓦岗军起义

    隋末三大农民起义之一。其领袖前期为翟让,后期为李密。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王薄起义后,山东各地纷纷响应,原东郡(今河南浚县南)法曹翟让也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聚众起义。起义军很快发展至万余人,活动

  • 衡阳教案

    1862年(同治元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以《天津条约》为护符,在湖南胡作非为,要挟清湖南巡抚以宾礼相待,并在衡阳、湘潭等地强占民产、修建教堂。绅民义愤填膺,发出《阖省公檄》,严斥外国传教士劣迹,并将衡阳

  • 九品混通

    魏晋时期封建政权向编户农民征收户调的办法,也称九品相通。具体做法是, 地方官吏,先将所辖地区民户,按财产多少,定为九等,即九品。然后根据品阶高低,征收规定数量的绵绢。魏时平均每户出绵二斤、绢二匹,晋时

  • 建炎复辟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三月,南宋扈从将领苗傅、刘正彦发动政变,逼迫赵构禅位于三岁幼子赵旉后,以隆祐太后垂帘决事,大肆屠杀朝臣,企图独擅朝政,引起朝野上下强烈反对。七月,苗、刘兵败伏诛。赵旉旋以惊悸

  • 宋平后蜀

    北宋攻灭四川孟氏割据政权的战役。宋初,孟氏统治下的后蜀境内富庶而政治腐败。宋平荆湖,使后蜀统治集团惶惧无措。权臣王昭远谋与北汉联兵,夺联关陕,御宋保蜀。宋朝侦知此事,便抓住了灭蜀的口实。乾德二年(公元

  • 鸿沟为界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项羽与刘邦相约, 以鸿沟(自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南至淮阳入颖水)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参见“楚汉之争”)。

  • 四大部族

    辽代五院部、六院部、乙室部与奚六部的统称。阿保机取代遥辇氏为部落联盟长后,对包括契丹人在内的各游牧部落渐次实行部族制统治。天赞元年(公元922年),以迭刺部强大难制,屡兴叛乱,乃析之为五院、六院两部,

  • 大清银行

    清政府户部银行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改称大清银行。银行总办改称监督,并由度支部奏派监理官二人,监理一切行务。资本增为一千万两,分为十万股,清政府认购五万股,其余限定本国人承买。厘定《大清银行则例

  • 汉军

    元代军队的一种,系由北方汉人(包括汉、契丹、女真等族)组成。元统一后,汉军多作为镇戍军分驻各地。

  • 王二起义

    明末陕北农民起义。天启(公元1621年—1627年)年间,陕北灾荒连年,民不聊生,而明朝政府又严催赋税,人民生活陷入绝境。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陕北澄县饥民在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领下,以墨涂面,冲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