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声。晋代殷浩为桓温废免,居信安,终日唯向空中写“咄咄怪事”四字。见《晋书·殷浩传》。后因以“咄咄”为咏失意感愤之典。孟郊《劝善吟》:“自悲咄咄感,变作烦恼翁。”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宣宗、懿宗时人。咸通八年(867)以状元进士及第。《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六。
东汉光武帝西征隗嚣,诸将多以王师远入险阻,犹豫未决。马援认为隗嚣军队上下有土崩瓦解之势,大军正好乘势而进,并用粟米做成山峦模型,为光武帝讲述作战的方略。见《后汉书·马援传》。后因以“聚米”指谋划战略。
指唐代詹雄、郑諴、林滋。三人同是会昌三年(843)进士及第,詹能诗,郑能文,林能赋,时人称雄诗、諴文、滋赋为“闽中三绝”。见《全唐诗》卷五五二“林滋”。
本为乐府杂曲歌辞名。主要描述战乱之后国破家亡,人民流离失所的景色。后喻乱世灾民。李白《空城曲》:“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
指汉代丞相公孙弘为延纳天下贤才而建的楼阁。诗文中多用为咏接纳贤士之典。刘长卿《汉阳献李相公》:“几人犹忆孙弘阁,百口同乘范蠡舟。”参见“开东阁”。
【介绍】:见僧润。
少壮之年。钱起《海上卧病寄王临》:“妙年即沉痾,生事多所阙。”
犹繁华。白居易《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
【介绍】:姚合作。春天伊始,诗人庆幸自己官卑职闲,扶病春游,深深地陶醉在清新秀美的自然风光之中,遂吟成《游春十二首》,表达这种愉悦、轻快的心情。如第一首写他在正月初一便似痴似颠地远足寻春;第二、第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