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大明宫赋

大明宫赋

孙樵作。赋当作于未仕之前。它虚构作者自己旅见大明宫前庭归而得梦,梦见大明宫神同他对话。大明宫神先是自陈功绩,接着便谴责当今,对当时朝政的黑暗腐败,民生的萧条凋敝,军事的虚弱废弛均揭露无遗。后面作者截住宫神话头说:“余闻宰获其哲,得是赫烈,老魅迹结,尔曾何伐?宰获其慝,得是昏浊,魅怪横惑,尔曾何力?”这也是“国将兴,听于人;将衰,听于神”的见解。指出唐之兴衰,在于得人与否,是切中肯綮的。接着便故意褒扬当今,代当今的统治者发言,披露他们的粉饰太平心理。结尾是点睛之笔:“神曾何知,孰愧往时?’神不能对,退而笑曰:‘孙樵谁欺乎?欺古乎?欺今乎?吁!’”愤怒之情溢于言表。这篇赋一反历代写宫殿的陈套,全无一笔写宫殿如何壮丽巍峨,而纯以议论出之,以大明宫神所见唐昔日之盛、今日之衰进行对比,从而达到鞭挞现实的目的,文章构思极其巧妙。后半部分以扬为抑,取得了很好的讽刺效果。它是孙樵赋作中的佳作,也是晚唐辞赋中批判现实的杰构。

猜你喜欢

  • 萧缜

    【介绍】:宣宗大中年间曾任望江县令。《全唐诗》存诗1首。

  • 夏虫疑冰

    《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本谓只生存于夏天的小虫,不知道冰是什么东西。后遂以“夏虫疑冰”喻指人目光短浅或见识不广。唐彦谦《中秋夜玩月》:“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惟恐夏虫疑。”

  • 山翁醉

    见“山公醉”。

  • 宋璟

    【生卒】:663—737【介绍】:行大。祖籍广平(今河北鸡泽),邢州南和(今属河北)人。调露二年(680)进士,补上党尉。武则天时累官凤阁舍人、左台御史中丞。中宗时为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出为贝、杭、相

  • 长歌

    ①放声高歌。高适《效古赠崔二》:“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杜甫《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长歌激屋梁,泪下流衽席。”②篇幅较长的诗歌。司空图《冯燕歌》:“为感词人沈下贤,长歌更与分明说。”

  • 于濆

    【介绍】:唐代诗人。字子漪。其先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会昌时,为乡贡进士,曾流寓各地,远入边塞。咸通二年(861)登进士第,官终泗州判官。濆工古风,不满嘲云戏月、刻翠粘红诗风,故作古风诗

  • 梵帝

    指佛。李迥秀《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沙界人王塔,金绳梵帝游。”

  • 隋宫燕

    【介绍】:李益作。隋宫,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所建行宫。这是一首吊古伤今之作。诗将春燕拟人化,以燕语、燕飞为抒情线索,将隋宫的衰飒和春燕归巢的寂寞联系起来,表现了隋朝亡国后的无限凄凉,充满浓郁的历

  • 叠韵对

    指格律诗一联上下句中处于对仗地位的词语各是叠韵复音词。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筑居仙缥缈,旅食岁峥嵘。”“缥缈”篠韵叠韵,“峥嵘”庚韵叠韵,二词对仗。参见“六对”、“八对”、“二十九对”。

  • 缘木求鱼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会劳而无所得。语本《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贯休《行路难》之二:“负心为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