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康衢咏”。
【介绍】: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生活于五代时。《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介绍】:唐代诗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授临涣尉。与萧颖士为同年生,颖士自京邑无成东归,象先作诗慰之。翌年,萧颖士任秘书省正字,象先因作《寄萧颖士补
许总著。台湾圣环图书公司1997年2月出版。30万字。本书为试图建构“杜诗学”体系的尝试,也是从学术史角度对杜诗研究领域的开拓。全书分上、下编:上编是对杜诗研究史的梳理,始于中唐,迄于当代,力图使杜诗
①美妙的声音。借指面容。李隆基《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②指音信,书信。魏承班《谒金门》词:“雁去音徽断绝,有恨欲凭谁说。”
堂名。在浙江杭州天竺山天竺寺中。佛经载印度王舍城侧有七叶树生于岩窟之上,因名其处为七叶岩。释迦涅槃后五百大阿罗汉第一次结集三藏即在其处,故用以为堂名。白居易有《天竺寺七叶堂避暑》诗。
汉代隐士求仲与羊仲的合称。《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楦〉诗》:“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李善注引《三辅决录》:“蒋诩,字元卿,隐于杜陵。舍中三径,惟羊仲、求仲从之游。二仲皆挫廉逃名。”后因以“求
霍松林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59年7月出版。此书从白居易的全部诗歌中选出100首译成白话,并按原来的类别分成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同时附译了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并有前记介绍白居易的时代、创作
【介绍】:①长沙(今属湖南)人。曾应太学博士温庭筠所主持之秋试,所作诗赋颇为温推赏,榜于都堂。颇负诗名于当时,惜所作多佚。《全唐诗》存诗3联,其中2联与五代李涛重出,实为其作。《全唐诗补编·补逸》补诗
【介绍】:德宗时人。贞元中任湘潭尉,官至刺史。《全唐诗》存其赠吊邻舟女诗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