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裕
【介绍】:
唐渤海人,字景圭。本名允中。第进士,为右补阙。文宗大和初为侍御史,奏改今名。敢于切谏。李宗闵为相,高其节,擢谏议大夫,进中书舍人。大和九年,宗闵得罪南迁,元裕出城饯送,以此贬阆州刺史。后复召为谏议大夫、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子宾客,改御史中丞,历京兆尹、刑部尚书、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封渤海郡令。入为吏部尚书,卒。
【介绍】:
唐渤海人,字景圭。本名允中。第进士,为右补阙。文宗大和初为侍御史,奏改今名。敢于切谏。李宗闵为相,高其节,擢谏议大夫,进中书舍人。大和九年,宗闵得罪南迁,元裕出城饯送,以此贬阆州刺史。后复召为谏议大夫、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子宾客,改御史中丞,历京兆尹、刑部尚书、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封渤海郡令。入为吏部尚书,卒。
敬宗孙。初为著作郎,后流放岭表,遇赦归,除太子舍人。有集十卷。(,参见《新唐书》223上/6339)【介绍】:唐人。许昂子,许敬宗孙。起家著作郎。颇有才藻。敬宗晚年不复动笔,多令彦伯代作。后纳婢妾谗言
【生卒】:1770——1815字百里。浙江临海人。洪颐煊之弟。嘉庆选拔贡生。有诗才,通经学。助阮元修《经籍#诂》,《十三经校勘记》,著《夏小正疏义》。【生卒】:1770—1815【介绍】:清浙江临海人
字公先,苏章族孙。父苏谦被司隶校尉李暠捕杀,不韦募刺客杀其家人,又掘其祖坟,长年流亡在外。后遇赦还家,陈蕃、张奂连辟不就。司隶校尉段颎与李暠相善,又追究前事,不韦一家六十余人被捕杀。【介绍】:东汉扶风
【生卒】:647—727【介绍】:唐僧。安州安陆人,俗姓曹。幼于安州明福院出家,习《法华》、《维摩》二经。后依北宗神秀,从侍数年,传其学。后辞观方,居上党寒岭,从者甚众。郓帅吴文涣请住郓州安国院,传法
【生卒】:1837——1900字樵野。广东南海人。捐纳知县,官山东,历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太常寺卿至户部左侍郎。以熟悉外交事务著称。光绪十一年(1885)出使美国、日本、秘鲁三国大臣,于华工、小吕宋设官
【介绍】:五代时京兆万年人。仕后唐。庄宗定汴、洛,与赵光胤同拜平章事。谨重奉职,政事得失,无所措言。明宗时坐高季兴事流合州,赐自尽。
【生卒】:?——1651字完勋,浙江余姚人。顺治四年(1647)起兵于下管,奉明鲁王抗清,与张煌言同治军,官至兵部尚书。顺治八年七月被俘。卒于定海。谥烈愍。
名垕,黄岩(今属浙江)人。聪明好学。洪武中由举荐授铜陵县簿,违帝意,充军至淮阴驿。适逢胡观选择老师,命宗实担任。洪武末,任苏州通判,赈济饥民,修河堤,百姓称便。建文二年(1400)超升为兵部右侍郎。燕
【介绍】:清浙江桐乡人,字星轺。康熙诸生。迁居太仓,又迁苏州。自幼嗜古,好蓄古异之书,遇善本不惜高价购藏。藏书楼名文瑞楼。编有《文瑞楼书目》。著有《文瑞楼集》、《销暑偶录》。
字弘道,茂子。有文武才干。少养于宫中。后为太子千牛备身。以与京师大侠刘居士游,被谴斥。炀帝时,以通音律,便弓马,为兵曹承务郎。后事宇文化及为太常卿。仕唐,卒于梁州总管任。(,参见《北史》)【介绍】: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