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禹偁

王禹偁

【生卒】:954——1001

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世务农。太平兴国进士。端拱初,召试,擢直史馆。朝廷访询边事,献《御戎十策》,受嘉奖。拜左司谏,知制诰,判大理寺。坐事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995),入为翰林学士,坐讪谤,罢知滁州。真宗即位,上疏论五事:谨边防,通盟好;减冗兵,并冗吏;沙汰僧尼,四民无耗;严加选举,入官不滥;亲大臣、远小人。咸平初,预修《太祖实录》,直书其事,出知黄州,作《三黜赋》以见志。九岁能文,后有诗名,著有《小畜集》二十卷、《承明集》十卷、《集议》十卷及诗三卷等。


【生卒】:954—1001

【介绍】:

宋济州钜野人,字元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为右拾遗、直史馆,上《御戎十策》。迁知制诰,判大理寺。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凡诏命不当者多所论奏。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强边防、减冗兵冗吏、严格选举、沙汰僧尼、谨防小人得势等五事。预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降知黄州,后迁蕲州卒。在官以刚直敢言称。工诗文,提倡诗学杜甫白居易,文学韩愈、柳宗元。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生卒】:954—1001

【介绍】:

宋济州钜野人,字元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为右拾遗、直史馆,上《御戎十策》。迁知制诰,判大理寺。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凡诏命不当者多所论奏。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强边防、减冗兵冗吏、严格选举、沙汰僧尼、谨防小人得势等五事。预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降知黄州,后迁蕲州卒。在官以刚直敢言称。工诗文,提倡诗学杜甫白居易,文学韩愈、柳宗元。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生卒】:954—1001

【介绍】:

宋济州钜野人,字元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为右拾遗、直史馆,上《御戎十策》。迁知制诰,判大理寺。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凡诏命不当者多所论奏。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强边防、减冗兵冗吏、严格选举、沙汰僧尼、谨防小人得势等五事。预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降知黄州,后迁蕲州卒。在官以刚直敢言称。工诗文,提倡诗学杜甫白居易,文学韩愈、柳宗元。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猜你喜欢

  • 柳并

    字伯存。受业于萧颖士,好黄老。官至殿中侍御史。丧明,终于家。【介绍】:唐河东人,字伯存。师萧颖士,又好黄、老之学。代宗大历中辟为河东府掌书记,迁殿中侍御史。后失明,终于家。

  • 张兆栋

    【生卒】:1821—1887【介绍】:清山东潍县人,字伯隆,号友山。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光绪间官至福建巡抚。中法战争中,法舰队击毁福建水师各舰。乃改装匿民间,事定复出任事。后坐马尾失守夺职。

  • 杨三虎

    【介绍】:清浙江义乌人。康熙间以军功累擢秦州副将。三藩乱时,调征四川,十九年,从克成都,升永宁镇总兵,旋城陷战死。

  • 晋成公

    【生卒】:?—前600【介绍】:春秋时晋国国君,名黑臀。文公少子。赵穿杀灵公,乃迎黑臀于周而立之。与楚争强,会宋、卫、郑、曹诸侯于扈。陈畏楚而不会,令荀林父率师伐之。与楚战,败楚师。在位七年。

  • 董诰

    【生卒】:1740——1818字蔗林。浙江富阳人。尚书董邦达之子。乾隆中期进士。历官至军机大臣、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经历乾隆、嘉庆二朝,在军机处四十余年,深得重用。上建议皆当面陈奏,不用

  • 俞鸿渐

    【生卒】:1781—1846【介绍】:清浙江德清人,字仪伯,一字剑华,号芦圩耕叟。嘉庆二十一年举人。有《印雪轩诗文钞》、《印雪轩随笔》等。

  • 李澣

    【生卒】:?—962【介绍】:辽人,字日新。仕后晋至中书舍人。辽军入汴,被俘。辽世宗授翰林学士。穆宗即位,累迁工部侍郎。南逃欲归后周,至涿州被擒,械赴上京,两次自杀不成,禁锢六年。后以作《太宗功德碑》

  • 陈有年

    【生卒】:1531—1558【介绍】:明浙江余姚人,字登之,号心毅,陈克宅子。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吏部,历验封郎中。万历元年冯保纳成国公朱希忠家属贿,乞追赠王爵。有年持不可,忤张居正,谢病

  • 王处士

    【介绍】:五代时人。荆南主高从诲时,居江陵,以善卜名。后周世宗柴荣未贵时,曾请其占卜,预言荣将为天下主。

  • 杨应询

    字仲谋。章惠皇后族孙。历知保安军、霸州,河北沿边安抚使,知雄州兼高阳关路钤辖等,朝廷多取西夏地,契丹遣使请宋廷归还其地,并拥兵于塞,应询奏请此系虚张声势,请治兵积粟,加强守备,彼将闻风自退。明年,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