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张尔岐

张尔岐

【生卒】:1612—1678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济阳人,字稷若,号蒿庵。张行素子。明季诸生。入清不仕。逊志好学,笃守程朱。所居败屋不修,种蔬果养母,题室名为“蒿庵”,教授乡里终其身,卒于康熙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治《仪礼》最精,有《仪礼郑注句读》,为顾炎武所赞赏。另有《周易说略》、《春秋传义》、《夏小正传注》、《蒿庵集》、《蒿庵闲话》等。


【生卒】:1612——1677

字稷若。山东济阳人。明诸生。明亡,隐居不仕。研究理学,信仰程、朱学说。著有《天道论》、《中庸论》、《学辨》、《立命说辨》,《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及《监本正误》、《石经正误》二卷,《周易说略》八卷,《诗说略》五卷,《蒿庵集》三卷,《蒿庵闲话》二卷。康熙十六年卒。


【生卒】:1612—1678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济阳人,字稷若,号蒿庵。张行素子。明季诸生。入清不仕。逊志好学,笃守程朱。所居败屋不修,种蔬果养母,题室名为“蒿庵”,教授乡里终其身,卒于康熙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治《仪礼》最精,有《仪礼郑注句读》,为顾炎武所赞赏。另有《周易说略》、《春秋传义》、《夏小正传注》、《蒿庵集》、《蒿庵闲话》等。


【生卒】:1612——1677

字稷若。山东济阳人。明诸生。明亡,隐居不仕。研究理学,信仰程、朱学说。著有《天道论》、《中庸论》、《学辨》、《立命说辨》,《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及《监本正误》、《石经正误》二卷,《周易说略》八卷,《诗说略》五卷,《蒿庵集》三卷,《蒿庵闲话》二卷。康熙十六年卒。


【生卒】:1612—1678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济阳人,字稷若,号蒿庵。张行素子。明季诸生。入清不仕。逊志好学,笃守程朱。所居败屋不修,种蔬果养母,题室名为“蒿庵”,教授乡里终其身,卒于康熙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治《仪礼》最精,有《仪礼郑注句读》,为顾炎武所赞赏。另有《周易说略》、《春秋传义》、《夏小正传注》、《蒿庵集》、《蒿庵闲话》等。


猜你喜欢

  • 梁宇

    【介绍】:元晋宁辽州人。为榆社丞,历仕越城、汾西、太原簿、徐沟尹。击强治奸,廉能有声,治行为诸县最。升云南行台御史,转四川肃政廉访司事,所至皆有惠政。

  • 班禅二世

    【生卒】:1439—1504【介绍】:明后藏温萨人,本名索南乔郎。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曾为达赖二世授沙弥戒。其母寺为日喀则附近之温贡寺。后被追认为班禅二世。

  • 耶律良

    【生卒】:?—1066【介绍】:辽乾州人,字习撚,小字苏。补寝殿小底。道宗至鸭子河,良作《捕鱼赋》,为帝所赏。迁知制诰。奏请编御制诗文为《清宁集》。帝名良诗为《庆会集》,亲为作序。授敦睦宫使。察觉皇叔

  • 赵昱

    琅邪(治今山东临沂)人。徐州名士。初举孝廉,任莒县长。曾参与镇压黄巾军。被陶谦任为广陵太守,不受重用。后为笮融所杀。(,参《后汉书》)

  • 李元淳

    【生卒】:739—804【介绍】:唐陇西敦煌人,原名长荣。初在王屿淮南麾下,肃宗上元二年,以平袁晁功,兼杭州别驾。德宗建中末,累擢至镇海节度兵马使。以平李希烈功进封祁连郡王。贞元初,入为右神策军将。四

  • 董昂霄

    董抟霄之弟。至正十七年(1357)代兄领兵从卜兰奚征益都。为淮南行枢密院判官。次年,在南皮(今河北南皮)魏家庄与兄一起被毛贵所杀。追封陇西郡侯,谥忠毅。

  • 陈馀

    【生卒】:?—前204【介绍】:战国末魏国大梁人。好儒术,与张耳同为魏之名士。秦灭魏,与张耳同亡匿于陈。陈胜、吴广起义,馀与张耳为左右校尉,从武臣北定赵地。武臣为赵王,馀任大将军。武臣死,立赵歇为王。

  • 戚贤

    【生卒】:1492—1553【介绍】:明滁州全椒人,字秀夫,号南玄。嘉靖五年进士。授归安知县。师事王守仁。召为吏科给事中,数直言劾佞臣。官至刑科都给事中。以言选庶吉士当秉公,忤首辅夏言,谪山东布政司都

  • 阎鼎

    【介绍】:西晋天水人,字台臣。初为东海王司马越参军,转行豫州刺史事。洛阳倾覆,秦王出奔,建行台,拜鼎豫州刺史。谋奉王过洛阳,会雍州刺史贾疋迎王至长安,立王为皇太子,以鼎为太子詹事,总摄百揆。始平太守麹

  • 傅瑕

    【生卒】:?—前680【介绍】:春秋时郑国人。厉公时大夫。厉公出奔栎,欲返国,获瑕,苟舍我,愿纳君于郑。厉公遂赦之。瑕于是杀郑子仪,厉公得复位。瑕旋亦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