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澄
【生卒】:1835——1902
字清卿。江苏吴县人。同治进士,授编修。历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至河东河道总督,广东、湖南巡抚。敢直言,先后上疏请裁减繁费,停止颐和园工程。光绪中,参加办理西北边防,中俄珲春边界交涉等事务。反对澳门归葡萄牙管辖。中法战争时,会办北洋军务。出使朝鲜,定朝内乱以抗日本。光绪十四年参与河务,堵筑黄河郑州决口。中日甲午战争起,自请率湘军抗战,战败被革职。善篆籀,著有《古籀补》、《古玉图考》、《权衡度量考》、《恒轩古金录》、《愙斋诗文集》。光绪二十八年卒。
【生卒】:1835——1902
字清卿。江苏吴县人。同治进士,授编修。历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至河东河道总督,广东、湖南巡抚。敢直言,先后上疏请裁减繁费,停止颐和园工程。光绪中,参加办理西北边防,中俄珲春边界交涉等事务。反对澳门归葡萄牙管辖。中法战争时,会办北洋军务。出使朝鲜,定朝内乱以抗日本。光绪十四年参与河务,堵筑黄河郑州决口。中日甲午战争起,自请率湘军抗战,战败被革职。善篆籀,著有《古籀补》、《古玉图考》、《权衡度量考》、《恒轩古金录》、《愙斋诗文集》。光绪二十八年卒。
【介绍】:秦末人。本赵将。秦末以兵抗秦,定河内,有功。项羽入关中,以卬为殷王,王河内。后败降汉。
【介绍】:明湖广夷陵人,字景善。洪武中以“经明行修”任本州学正,升怀柔县丞,以捕巨贼、活饥民功,升知县。
【介绍】:北魏顿丘卫国人,字鸿道。李彪子。博学有才干,父每于公私坐集必称赞之。宣武帝时为符玺郎中,后以军功转后军将军、中散大夫,典作副将。元叉举其才,擢南荆州刺史。孝庄帝建义初据城投梁。
【生卒】:1365——1427字九达,东阿(今山东东平湖北)人。少孤。洪武中,以国子生随同御史出按事,被御史弹劾,贬御史台书案牍。后任御史、陕西按察,使审理狱案判罪适当。成祖即位,任兵、吏部侍郎。永乐
【介绍】:元明间太平府当涂人,字叔闻。元末为富阳县学教谕。朱元璋克太平,授本府儒学教授。擢中书博士,出为金华府同知。朱元璋设翰林院,召为翰林学士。寻以老归。洪武四年,又召主会试。
【生卒】:1568—1627【介绍】:明河间府肃宁人。少自宫,改名李进忠,万历中入宫为宦官,后复姓,赐名忠贤。私结皇长孙朱由校(熹宗)乳母客氏。熹宗嗣立后,任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寻兼掌东厂。遂与客氏狼狈
【生卒】:519—572【介绍】:名或作赡。北齐清河东武城人,字彦通。崔子。聪明强学,有诗名。高欢入朝,召为诸子宾友。高澄死,高洋(北齐文宣帝)秘不发丧,命瞻兼相府司马,使邺。北齐孝昭帝即位,除太子中
【生卒】:?—1370【介绍】:元明间浙江鄞县人,字仲能。程端学子。以明《春秋》知名。仕元官至兵部尚书。明洪武二年自北平至南京,授刑部侍郎,进尚书。
【生卒】:?—436【介绍】:南朝宋人。檀道济参军。勇武有力,与薛丹并为道济心腹,时人比之关羽、张飞。宋文帝元嘉十三年道济被枉杀,进之蒙冤被诛。
【介绍】:宋僧。长沙人,字宝月,号慧照大师。善书,有东晋人风度。填本刻石,不失其真。仁宗庆历中以《淳化阁帖》模刻于潭之郡斋。亦工白描荷花。有《古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