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玄
【生卒】:661-721
本名知几,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以词学知名,弱冠举进士,授获嘉主簿。历任凤阁舍人、太子中允、左散骑常侍。掌修国史二十余年,著述颇丰。撰有《史通》、《刘氏家史》、《谱考》,预修《三教珠英》、《文馆词林》、《则天实录》等。主张史家必须兼备才、学、识三长。(,参见《新唐书》)
【生卒】:661-721
本名知几,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以词学知名,弱冠举进士,授获嘉主簿。历任凤阁舍人、太子中允、左散骑常侍。掌修国史二十余年,著述颇丰。撰有《史通》、《刘氏家史》、《谱考》,预修《三教珠英》、《文馆词林》、《则天实录》等。主张史家必须兼备才、学、识三长。(,参见《新唐书》)
【生卒】:1098——1170字审言,严州寿昌(今浙江建德南)人。建炎进士。历饶州教授、知江宁县、通判江州。处事无所畏避,忤秦桧,罢去。桧死,擢殿中侍御史。汤鹏举仿桧所为,与周方崇等结为朋党。累章劾秦
字仲纲。叉弟。起家司空参军事。叉执政时为青州刺史,虚己接物,邢子才等名士乐从其游。孝武帝时,为开府仪同三司、梁州刺史。东魏孝静帝初,州被梁军围困,遂降梁,封南郡王。侯景自立,用为尚书令。景败,入西魏。
字晖远,天水显亲(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宇文泰用为行台郎中,秦州大中正。知兵法,有智谋、胆识。临阵敢战。援洛阳只身陷敌后,募兵据宜阳。后率军与齐、梁争地,有战功。灭梁之役,破陆法和军,招降王琳。北周初,
字长明。少与周惠达为友,萧宝夤任为功曹参军,从宝夤入关中。宝夤败,返洛阳,因曾谏止宝夤背北魏,免罪。贺拔岳任为从事中郎。岳死,宇文泰任为行台左丞,留守原州。魏孝武帝时封高阳县伯,行台尚书。大统初,为行
【介绍】:三国魏人。宫廷乐师。妙于音律,善郑声。
【生卒】:438—454字休渊,宋文帝刘义隆第十子。初封汝阴王,改封武昌王。孝建元年(454)为雍州刺史。在镇自号楚王,改年号为永兴元年,备置百官,以为玩笑,为长史所奏,免为庶人,旋又逼令自杀。(,参
西汉南阳(郡治今河南南阳)人。武帝末年,战争频繁,赋役繁重,人民穷困,被迫纷起反抗,他与梅免在南阳各地领导农民起义,攻城邑,杀长吏,互相呼应,官府不能制。数岁后,武帝命绣衣御史以虎符发兵进击,起义终被
【介绍】:宋新安人,字心远。从赵良钧学《春秋》,恪守所传。有《春秋集传释义大成》。
【生卒】:455—500字义亨,竟陵(今湖北潜江)人。少好读子史,善隶书。宋世历州主簿,诸王府佐。齐武帝时为随王子隆镇西中兵参军,以与随王相善,免官召还。明帝时复为领军长史,上书建议毁废塔寺。东昏侯时
【生卒】:?—696【介绍】:唐安州安陆人。许钦寂弟。以军功擢安西大都护、盐山郡公。武周万岁通天元年出为凉州都督。尝轻骑按部,会突厥默啜兵奄至,被执至灵州。使说降,钦明至城下大呼,以乞物为喻,希其乘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