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铁骊

铁骊

辽金时东北部族名。又作铁离,有时也写作铁甸。史书中有时以铁勒代铁离,或以铁骊代五国部的越里吉,是修史者之疏误。原为黑水靺鞨之铁利部,后被渤海兼并。辽天显元年(926)渤海亡后,遣使向辽纳贡,始称铁骊。辽代之铁骊与原铁利稍异,在渤海亡后不久,部分铁利部人被辽分散迁至今沈阳市西南、内蒙古翁牛特旗东的西拉木伦河旁和吉林省农安县等地;未被迁走者,稍西徙,居今黑龙江省伊春市附近,南至松花江中游北岸,辽代之铁骊即指此。关于其所在看法不一,或说在伯力(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地方;一说应在黑龙江省桦川、勃利、宝清到富锦、同江县一带,西与五国部接,后大多被辽迁到农安县城东北之万金塔;有说在今辽宁铁岭县境。自天显元年至天祚帝乾统元年(1101),累向辽贡鹰鹘、貂皮、马匹等物。辽在其地置铁骊国王府管理其民,又设黄龙府铁骊军详稳司统领兵事。常与兀惹部争战,并将俘获的兀惹户献辽。开泰元年(1012),曾向辽圣宗求得佛像一、儒书《易》、《诗》、《书》、《春秋》、《礼记》各一部。天庆四年(1114),其王回离保率所部归附女真。金天会八年(1130),首领突离剌受金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逐渐成为金代女真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 青山集

    书名。元赵文撰。8卷。文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字仪可,一字惟恭,号青山。宋景定咸淳间(1260—1274),常冒宋姓,三贡于乡,后始复本姓,入学为上舍。宋亡,入闽依文天祥。元兵破汀州,与天祥相失,遁归

  • 承德离宫

    见“避暑山庄”(2566页)。

  • 对回族人民宣言

    全称为《中华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1936年5月25日中共中央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在延安发表的文告。文中提出:当前抗日人民红军的西进,是回族解放的大好时机,并宣布在民族平等的原则基础上,

  • 清代流民

    流民,指因自然灾害、战乱或生活饥馑而流落异乡的谋生者,历代有之、情由各异。清代,汉族等流民多出关到东北、内蒙古各地从事农商以求生。清廷对流民的政策各个时期亦有不同。原制,内地民人概不许私自出关,需凭印

  • 哈实玛卫

    见“忽石门卫”(1489页)、“忽失木卫”(1489页)、“忽思木卫”(1490页)。

  • 鬼章

    ?—约1091宋代河湟吐蕃大首领、唃厮啰政权名将。又名青宜结鬼章。清代译作果庄、果庄。初为唃厮啰疏族、河南(今青海黄南、甘肃甘南两藏族自治州一带)吐蕃首领溪巴温属下首领。作战勇敢,多智善谋,日渐为各部

  • 石琳

    1639—1702清朝大臣。汉军正白旗人。石廷柱第四子。顺治十四年(1657),由佐领兼礼部郎中。康熙元年(1662),授山东按察使。六年(1667),授浙江盐运使。十二年(1673),迁湖广下荆南道

  • 昔刺思

    西域古城名。见《元史·太祖本纪》。太祖十六年(1221)冬十月,皇子拖雷克之。《元史·西北地附录》作撒剌哈歹。《蒙兀儿史记·西北三宗藩地通释》作撒剌哈西,并云:今俄罗斯萨喀思辟部西南界上属城,濒赫哩鲁

  • 伯斯鼻骨德部

    以生女真人所置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鼻骨德部落民户所置,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时圣宗释免奴隶,置部,取得平民地位。部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

  • 云继先

    1910—1937百灵庙武装暴动领导人之一。内蒙古土默特旗人。蒙古族。1925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在北伐战争中任第六军独立团警卫连长。时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札萨克并任副盟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