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重建库克和屯碑

重建库克和屯碑

呼和浩特清代石碑。原置固山衙门(为当时旗署,现为乌兰察布盟公署驻呼和浩特办事处),今下落不明,故其建立具体年代不详,仅满文碑文记录在1893年俄国旅行家波兹德涅耶夫的《蒙古及蒙古人》一书中。明末,俺答汗所建的※库库河屯(归化城)先后遭到察哈尔部林丹汗和后金军队的摧残,大部夷平,仅剩几处寺宇。清初,因陋就简,修复了“周围二里”的小城。碑文记述此后两次对库库河屯的重建及其命名:康熙三十年(1691),土默特左右两翼及六召喇嘛、台吉等请求加修外城,得到清廷批准。完工后,将南城门称为“归化门”,东城门称为“承恩门”,西城门称为“柔远门”,北门称为“建武门”,城中鼓楼称为“威固门”。乾隆五年(1740),经朝廷准许,又对城垣进行了修葺。六十年(1795),由乾隆帝将库库河屯改为库克和屯。该碑是研究呼和浩特建城史的重要文物和依据之一。

猜你喜欢

  • 扎尔鼐·罗追杰布

    见“扎尔鼐”(191页)。

  • 内齐托音呼图克图四世

    1769—1784清代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活佛。内蒙古科尔沁札萨克图郡王旗人。郡王那旺萨布丹次子。被选定为内齐托音呼图克图四世,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举行坐床仪式。三十八年,为清帝诵经祈福。以佛仓经

  • 里人

    即“俚人”(1680页)。

  • 瞎里尀

    见“辖里尀”(2445页)。

  • 河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噶穆卫,并将永乐八年(1410)二月所设古木山卫和永乐十年八月所设可木(河)卫同作噶穆河卫。

  • 包利

    ?—1736清雍正乾隆年间苗民起义首领。又称“老包”。贵州古州(今榕江)人。苗族。雍正十二年(1734),以“苗主出世”号召苗民起义,事泄,被捕,经苗民斗争,获释。十三年三月,为反抗官府敲诈勒索,与苗

  • 王鸣盛

    1722—1797清代学者。江苏嘉定(今上海市)人。字凤喈,号礼堂,又号西庄。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二十八年(1763),解官居苏州,不复出仕。早年研治经义,长于小学,通

  • 大壹夏

    渤海宗室、大臣。渤海国第二世王※大武艺从兄。唐开元十四年(726),武艺遣同母弟大门艺等率兵攻黑水靺鞨,至前线,门艺致书武艺,极力谏止,取怒武艺,被夺兵权,遂遣其代门艺领兵。

  • 闼林

    即“挞林”(1619页)。

  • 虎伯恭

    元末明初诗人、书法家。回回人。先世西域人。家居钱塘(今杭州市)。年轻时,与弟伯俭、伯让相友爱,日以考经论史为事,潜心性理之学。诗作,学韦应物、柳永。工书法,取法王羲之、王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