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责卡

责卡

纳西语音译。汉称“百姓”。旧时云南纳西族封建领主制(土司)地区的农奴等级。在云南宁蒗永宁和四川盐源左所等地,约占总户数的67.4%。由农村公社成员演化而来,被世代束缚在土司分配的份地上,人身依附于土司,负有服劳役和交纳实物贡赋等义务。有内外之分,由土司直接控制为其服役的称“内责卡”。内责卡又以在土司土地上服役的数量多少而有黑、花、白之分。凡在土司自营地中的8至12块土地上服役的称“黑责卡”;在2至7块土地上服役的称“花责卡”;在1块土地上服役的称“白责卡”。外责卡由土司委派人管理,以交纳实物为主,一年只有数天劳役义务。责卡占有份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有独立的家庭经济,可以在土司辖区内自由迁徙,也可担任土司政权中的官职,但若不履行封建义务,触犯土司法纪或绝嗣,土司有权收回领地,没收财产,甚至将其下降为“”(奴婢)。不能穿绸缎和黄、红、蓝色的衣服,不能建住瓦房,见到土司要脱帽低头致敬。其等级地位只能下降,不能上升为※司沛。内部已产生了贫富分化。

猜你喜欢

  • 鄋瞒

    春秋时长狄的主要支系。简称“鄋”。一说为长狄的自称。孔子称其为防风氏(汪芒氏)后裔。周代北迁为鄋瞒,事详“长狄”(363页)。

  • 亚谿

    藏语音译。意为“父家庄园”。西藏达赖喇嘛、班禅家族占有的庄园名。清政府对达赖喇嘛班禅直系亲属,例赐爵位和庄园。 自雍正七年(1729),封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之父索诺木达尔扎为“辅国公”,赐予庄园始,

  • 扎八儿火者

    蒙古国将领。“札八儿”为名,“火者”为宗教职衔,系圣裔之称谓。又名阿刺浅。回回人,赛夷氏。雄勇善骑射。通汉语及诸国语,曾往来大漠南北贩易牲畜。后归附铁木真(成吉思汗),宋嘉泰三年(1203)从讨克烈部

  • 亦怜真班

    ?—1354元朝大臣。一作懿怜真班,唐兀人。知枢密院事暗伯之子。历仕仁宗,英宗、泰定帝、文宗,宁宗和顺帝6朝,延祐至至顺年间(1314—1332),先后任翰林侍讲学士、同知通政院事、唐兀亲军都指挥使、

  • 亦文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五年(1407)正月,女真野人首领土成哈等来朝,与喜乐温河等11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作伊努山卫,并指在吉林城东南170里。今有人据《盛京通志》说亦文山即宁古塔城

  • 北托不

    “托不”,契丹语。是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北托不为※突吕不部下之一石烈。

  • 果权

    ?—1903清末将领。字振邦。满洲正蓝旗人。莫得里氏。吉林驻防。以骁骑校从副都统福珠里出师伊犁,以战功迁协领。玛纳斯既复,署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驻车排子屯田。因前功晋副都统,赐“志勇巴图鲁”号。光绪十

  • 阿灵阿

    ?—1716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一等公遏必隆第五子,温僖贵妃之弟。初任侍卫,兼佐领。康熙二十五年(1686),袭一等公爵,授散秩大臣。三十年(1691),擢镶黄旗蒙古都统。三十一年,调镶

  • 开州教案

    贵州开州各族人民反洋教斗争。同治元年(1862)正月十五日,开州夹沙龙地区人民祭龙灯欢庆节日。法国传教士文乃耳以教民信仰天主为由,令教民拒不参加节日庆典。群众与教民发生冲突。知州戴鹿芝以破坏礼俗为由,

  • 芦笙

    苗族传统簧管乐器。又称六声、瓢笙。由笙管、笙斗和簧片构成。相传,原用单根芦苇管制成,后经多次演变,成为竹制3管、4管、6管。一说确定6管,源自苗族6个支系。笙管外侧开若干按音孔,6管分两排贯入木斗或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