讹打剌
见“兀提剌耳”(111页)。
见“兀提剌耳”(111页)。
见“兀列河卫”(110页)、“兀里河卫”(110页)。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清和林格尔厅巡检陈宝晋纂辑。同治十年(1871)二月成书。现存民国年间油印本,约3千余字,分山川、方舆、疆域、古迹、边堡、道路、桥梁、公署、监狱、祠祀、仓库、兵制、马政、田赋、
见“辖里尀”(2445页)。
?—1672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富察氏。佐领木科里第三子。初任护军校。天聪六年(1632),太宗亲征察哈尔,分兵略明大同,至朔州,与参领道喇等击败出城兵。崇德三年(1638),署护军统领,随贝勒岳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凡市物已得曰‘兀带’。”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命名者,如完颜兀带、温迪兀带、※耨怨温敦兀带等。
位于新疆若羌县罗布泊以东70公里孔雀河北岸小沙丘上。1979年开始发掘。沙穴、木质葬具,单人土葬。出土有石器、木器、草编器、毛织物及装饰品。因气候干燥,部份尸体尚未朽,其中即有闻名于世的楼兰女尸。系古
即“交州异物志”(876页)。
回族社团。1933年5月建立。由国民党教育部组织,以马鸿逵、邵力子、马麟等13人为委员。宗旨是:提高回民教育,巩固民族团结。曾提出普及义务教育,提倡人才教育,改进已建回民学校,兴建学校于回民众多之区等
见“罔留”(1429页)。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居曷懒兀主(今吉林延边境海兰江)、隆州(治吉林农安县)怕里干山等地。金亡北宋后,有的迁居中原地区。后改汉姓曰张。